喜迁莺·端午泛湖

〔宋代〕黄裳

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

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荷花十里,一钩新月。

作品简介

《喜迁莺·端午泛湖》是北宋词人黄裳(一作吴礼之,一作王诜)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先写节序风物,然后叙述人们欢度节日的盛况,末尾落到湖上景物;下片着重刻画赛龙舟、夺锦标的热烈场面,最后写日暮驾船载月夜归。全词通过一幅幅生动画面,活灵活现地展示了端午节的民情风俗。

创作背景

《喜迁莺·端午泛湖》此词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就内容看,是作者纪端午泛舟湖上见闻之作。关于此词作者,一作黄裳,一作吴礼之,一作王诜,据学者唐圭璋和凌天松考证,当是黄裳所作。

翻译注释

翻译

持久的梅雨刚刚停下来,恰是红色的石榴花争相开放的时节。三角状的粽子外表呈黄色,似镶裹一层薄金一般;肉内为蒲根切段,洁白如玉,到处罗列着豪华的宴席。玩斗百草全然输在年少上,把彩丝连结在雪白的手腕上。把彩船停靠在岸边,舣船拢岸,来观看一对对的龙舟在水中央一起出发。

景象非常奇妙。其中难以描画的地方是激起的浪花飞溅得如湖间的雪花。彩色鼓的喧响声如雷,红色的旗子前进的速度快如闪电,直到锦制的标旗被夺完才结束。观望中,水天交接处到了日暮时分,还能看到有红色的帘子被高高掀起。划船回来时天色已晚,船上载着一路的荷香和天上那一轮如钩明月。

注释

(1)喜迁莺:词牌名,又名“鹤冲天”、“喜迁莺令”、“早梅芳”、“春光好”、“燕归来”、“万年枝”、“烘春桃李”等,有小令和长调两体。小令起于唐代 ,长调起于宋代。

(2)梅霖:即梅雨。又称黄梅雨。初夏时节出今江淮一带较长的阴雨天气,因时值梅子黄熟,故称。霖,久雨。

(3)初歇:刚刚停下来。

(4)乍:恰。

(5)绛蕊:红色的花蕊,此指石榴花蕊。绛,赤色,火红。

(6)海榴:即石榴,又名海石榴,因来自海外,故名。诗文中多指石榴花,石榴于农历五月开花。

(7)角黍:即粽子,以箬叶或芦苇叶等裹米黍蒸煮使熟,状如三角,故称。

(8)包金:黍米色黄,故曰“包金”。

(9)香蒲:指菖蒲,水草名。叶狭长似剑形,有香气。古代习俗于端午节饮用菖蒲叶浸制的酒,谓可去疾疫。或用菖蒲与艾叶扎束,悬于门前,以为可禳毒气。

(10)切玉:割玉,形容刀剑极其锋利。此处指蒲根切段,腌制而成的菜。玉,香蒲色绿,故以“玉”喻之。

(11)是处:到处。

(12)玳筵:玳瑁筵,指豪华的宴席。

(13)斗巧:斗百草的游戏。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

(14)玉腕:雪白的手腕,指代女子。

(15)彩丝双结:把彩丝连结在手腕上。《荆楚岁时记》:“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彩丝,古代习俗,端午节以五色彩丝系臂,谓可辟邪祟,又名“长命缕”。

(16)舣彩舫:把彩船停靠在岸边,舣船拢岸。舣,将船停靠岸边。

(17)两两:一双双,一对对。

(18)喧雷:喧响声如雷。

(19)锦标:锦制的标旗,现泛指授给竞赛优胜者的奖品。

(20)方彻:才结束。彻,结束。

(21)高揭:高高掀起,指日暮仍有人观竟渡。

(22)归棹:指归舟。

(23)钩:形容新月如钩。

全文拼音版

qiānyīng··duānfàn
méilínchūxiēzhàjiàngruǐhǎiliúzhēngkāishíjiéjiǎoshǔbāojīnxiāngqièshìchùdàiyánluólièdòuqiǎojìnshūshàoniánwàncǎishuāngjiécǎifǎngkànlóngzhōuliǎngliǎngxīn
juénánhuàchùlànghuāfēizuòjiānxuěhuàxuānléihóngshǎndiànduójǐnbiāofāngchèwàngzhōngshuǐtiānyóujiànzhūliángāojiēguīzhàowǎnzàihuāshígōuxīnyuè

作者介绍

黄裳(1044—1130),字勉仲,自号紫元翁,延平(今福建南平)人。神宗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徽宗政和年间任福州知府,累官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卒后赠少傅。有《演山先生文集》六十卷。其词集为《演山词》,有词五十四首。

黄裳的诗

相关推荐

喜迁莺·吴江与闲堂王臞庵家

〔宋代〕吴文英

烟空白鹭。乍飞下、似呼行人相语。细縠春波,微痕秋月,曾认片帆来去。万顷素云遮断,十二红帘钩处。黯愁远,向虹腰,时送斜阳凝伫。

轻许。孤梦到,海上玑宫,玉冷深窗户。遥指人间,隔江烟火,漠漠水葓摇暮。看葺断矶残钓,替却珠歌雪舞。吟未了,去匆匆,清晓一阑烟雨。

喜迁莺·霞散绮

〔宋代〕夏竦

霞散绮,月沉钩,帘卷未央楼。夜凉河汉截天流,宫阙锁清秋。

瑶阶曙,金盘露,凤髓香和烟雾。三千珠翠拥宸游,水殿按凉州。

喜迁莺·真宗幸澶渊

〔宋代〕李纲

边城寒早。恣骄虏、远牧甘泉丰草。铁马嘶风,毡裘凌雪,坐使一方云扰。庙堂折冲无策,欲幸坤维江表。叱群议,赖寇公力挽,亲行天讨。

缥缈。銮辂动,霓旌龙旆,遥指澶渊道。日照金戈,云随黄伞,径渡大河清晓。六军万姓呼舞,箭发狄酋难保。虏情慑,誓书来,从此年年修好。

喜迁莺·凉生遥渚

〔宋代〕冯去非

凉生遥渚。正绿芰擎霜,黄花招雨。雁外渔村,蛩边蟹舍,绛叶满秋来路。世事不离双鬓,远梦偏欺孤旅。送望眼,但凭舷微笑,书空无语。

慵觑。清镜里,十载征尘,长把朱颜污。借箸青油,挥毫紫塞,旧事不堪重举。间阔故山猿鹤,冷落同盟鸥鹭。倦游也,便樯云舵月,浩歌归去。

喜迁莺·晓行

〔宋代〕刘一止

晓光催角。听宿鸟未惊,邻鸡先觉,迤逦烟村,马嘶人起,残月尚穿林薄。泪痕带霜微凝,酒力冲寒犹弱。叹倦客,悄不禁重染,风尘京洛。

追念人别后,心事万重,难觅孤鸿托。翠幌娇深,曲屏香暖,争念岁华飘泊。怨月恨花烦恼,不是不曾经著。者情味、望一成消减,新来还恶。

喜迁莺·晓月坠

〔五代〕李煜

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频欹。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啼莺散,馀花乱,寂寞画堂深院。片红休埽尽从伊,留待舞人归。

喜迁莺·街鼓动

〔唐代〕韦庄

街鼓动,禁城开,天上探人回。凤衔金榜出云来,平地一声雷。

莺已迁,龙已化,一夜满城车马。家家楼上簇神仙,争看鹤冲天。

喜迁莺·暑风凉月

〔宋代〕辛弃疾

暑风凉月。爱亭亭无数,绿衣持节。掩冉如羞,参差似妒,拥出芙蓉花发。步衬潘娘堪恨,貌比六郎谁洁?添白鹭,晚晴时,公子佳人并列。

休说,搴木末;当日灵均,恨与君王别。心阻媒劳,交疏怨极,恩不甚兮轻绝。千古离骚文字,芳至今犹未歇。都休问,但千杯快饮,露荷翻叶。

喜迁莺·花不尽

〔宋代〕晏殊

花不尽,柳无穷。应与我情同。觥船一棹百分空。何处不相逢。

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 。

喜迁莺·残蟾落

〔唐代〕薛昭蕴

残蟾落,晓钟鸣,羽化觉身轻。乍无春睡有馀酲,杏苑雪初晴。

紫陌长,襟袖冷,不是人间风景。回看尘土似前生,休羡谷中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