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平江百花洲》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一首旅途中感慨人生之作,首联交待自己与苏州的因缘,颔联由此时此地的体验联想到一生的经历引发出对羁旅生涯的感慨,颈联描述自己与百花洲的特殊关系,尾联用形象的比喻对自己飘泊不定的生涯作了概括。这首诗的格调轻快清新、洒脱自然。语言平易朴实,语调流畅,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泊平江百花洲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初,杨万里伴送金国贺正旦使北返,行船至平江停泊在百花洲时,感慨自己一生漂泊,写作此诗以抒怀。或认为此诗为诗人于同年从临安赴建康(今江苏南京)江东转运副使任途次所作。
翻译注释
翻译
吴中风光的绝妙佳处在苏州,我为王事奔走得便来此一游。
半生间乘船历遍了三江五湖,十年以来四度停泊在百花洲。
两岸的杨柳和我都是旧相识,眼前的白云青山殷勤将我留。
莫怨孤舟东飘西荡了无定处,此身就是无依无靠一叶孤舟。
注释
(1)平江:府名,治所在今江苏苏州市。
(2)百花洲:平江的一个沙洲名。
(3)吴中:指苏州一带地方。
(4)王程:指为帝王差遣办理国事的旅程。
(5)胜游:游览佳胜。
(6)半世:半生。
(7)三江五湖:江河湖泊的泛称。
(8)棹:船桨。
(9)四泊:四次泊船。
(10)苦见留:依依挽留。
(11)无定处:没有固定的地方。
全文拼音版
泊平江百花洲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其诗清新自然,语言活泼,自成“诚斋体”,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代表作《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善捕生活情趣,充满童真与理趣。力主抗金,官至宝谟阁直学士,晚年隐居乡里。诗作突破江西诗派束缚,开创白话写景新风,对后世影响深远。
杨万里的诗
相关推荐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岳阳城下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泊舟呈灵晖
泊舟风又起,系缆野桐林。
月在楚天碧,春来湘水深。
官贫思近阙,地远动愁心。
所喜同舟者,清羸亦好吟。
泊舟盱眙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泊樵舍
涨减水愈急,秋阴未夕昏。
乱山成野戍,黄叶自江村。
带雨疏星见,回风绝岸喧。
经过多战舰,茅屋几家存?
泊歙浦
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
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
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
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