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唐生

〔唐代〕白居易

贾谊哭时事,阮籍哭路歧。

唐生今亦哭,异代同其悲。

唐生者何人?五十寒且饥。

不悲口无食,不悲身无衣;

所悲忠与义,悲甚则哭之。

太尉击贼日,尚书叱盗时。

大夫死凶寇,谏议谪蛮夷。

每见如此事,声发涕辄随。

往往闻其风,俗士犹或非。

怜君头半白,其志竟不衰。

我亦君之徒,郁郁何所为?

不能发声哭,转作乐府诗。

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

功高虞人箴,痛甚骚人辞。

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

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未得天子知,甘受时人嗤。

药良气味苦,琴淡音声稀。

不惧权豪怒,亦任亲朋讥。

人竟无奈何,呼作狂男儿。

每逢群动息,或遇云雾披。

但自高声歌,庶几天听卑。

歌哭虽异名,所感则同归。

寄君三十章,与君为哭词。

作品简介

《寄唐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赞赏了唐衢忠义正直的品格,并阐明作者自己《新乐府》诗的创作本旨,阐发了他的诗歌理论。此诗从章法上看,使用借宾定主,作者从唐生的哭写到自己的歌,哭即是歌,歌即是哭,同情人民,悲叹时事,形象丰富,感情真挚,因而具有扣人心弦的艺术力量。

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年),白居易改官京兆户曹参军,次年母亲陈氏卒于长安,白居易丁忧守制,退居下邽。《寄唐生》此诗当作于作者居长安时。唐生是白居易《新乐府》诗的最早知音者之一,他与白居易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白居易写此诗托寄唐生,抒写悲愤,亦为阐述其创作《新乐府》的本旨。

翻译注释

翻译

贾谊恸哭时局的败坏,阮籍恸哭道路的阻塞。

唐生现在也时常恸哭,不同时代有同样的悲哀。

唐生是怎样一个人物?年巳五十,仍然是又穷又苦。

却不悲口中没有饮食,也不悲身上没有衣服。

悲的是忠义沦丧,太悲哀了,就放声痛哭。

段太尉痛击反贼,颜尚书怒叱叛逆。

陆大夫死于强盗,阳谏议贬到蛮夷。

每遇见这一类事件,一哭就跟着流涕。

听到这样的作风,俗人免不了反对。

可怜你头发半白,志气竟没有衰退!

我也是你的同伴,闷闷地干什么事儿?

不能够放声大哭,便创作乐府新诗。

篇篇没有空洞的词藻,句句包含劝谏的意思。

功用超过虞人的箴言,沉痛甚过骚人的歌辞。

不求音韵的高雅,不求文字的奇妙。

只写人民的疾苦,希塑使天子知道。

不能使天子知道,情愿受俗人的嘲笑。

药越好气味越苦,琴越淡声音越稀。

不怕那权豪恼怒,也由他亲朋嘲讥。

人们竟没有办法,硬说我得了狂疾。

每遇到万籁沉寂,或碰上云雾开朗。

只管尽情地高歌,万一能传到天上。

歌和哭虽不同名,却来自同样的感触。

寄给你三十首诗歌,为你作恸哭的词儿。

注释

(1)贾谊:西汉初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因为上疏言政事,得到汉文帝赏识。后为大臣所忌,出为长沙王太傅。三十二岁去世。

(2)哭时事:贾谊《陈政事疏》:“臣窃唯时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

(3)阮籍:字嗣宗,“竹林七贤”之一哭路歧:阮籍因不满司马氏的黑暗统治,常常借酒浇愁,或独自驾车出游,每当行至无路可走之时,便恸哭而返。

(4)太尉:指段秀实。《旧唐书·段秀实传》记载朱泚谋反叛唐自立,段秀实以笏击打朱泚,并唾面大骂,遂遇害。德宗后下诏赠太尉。

(5)尚书:指颜真卿。《旧唐书·颜真卿传》记载,南平郡王李希烈起兵反唐,颜真卿面对李希烈的种种威吓诱逼不为所动,坚决不附从,不久被缢死。

(6)大夫:指陆长源。《旧唐书·陆长源传》记载陆长源被不守规定的兵士杀而食之。

(7)谏议:指阳城。德宗时官谏议大夫,因为与奸臣裴延龄等对立而被贬。

(8)郁郁:忧愁的样子。

(9)必尽规:竭力谏诤。

(10)虞人箴:《左传·襄公四年》记载魏绛向晋侯进言:“昔周辛甲之为大史也,命百官官箴王阙,于虞人之箴曰:‘茫茫禹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在帝夷羿,冒于原兽。忘其国恤,而思其麀牡。武不可重,用不恢于夏家。兽臣司原,敢告仆夫。’虞箴如是,可不惩乎?”其时晋侯好田猎,故魏绛引虞人之箴以谏之。

(11)骚人辞:指《离骚》等《楚辞》作品。

(12)宫律:指音阶乐律,又指齐梁以来的诗歌声律。

(13)生民:民众,老百姓。

(14)嗤:讥笑。

(15)瑟淡:指古琴音节曲调比较简单。

(16)云雾:此处比喻奸臣。

(17)庶几:表示愿望的词。

(18)天听卑:君主能下听位卑者之言。

(19)三十章:指白居易的部分讽喻诗。

全文拼音版

tángshēng
jiǎshíshìruǎn
tángshēngjīndàitóngbēi
tángshēngzhěrénshíhánqiě
bēikǒushíbēishēn
suǒbēizhōngbēishénzhī
tàiwèizéishàngshūchìdàoshí
xiōngkòujiànzhémán
měijiànshìshēngzhésuí
wǎngwǎngwénfēngshìyóuhuòfēi
liánjūntóubànbáizhìjìngshuāi
jūnzhīsuǒwèi
néngshēngzhuǎnzuòshī
piānpiānkōngwénjǐnguī
gōnggāorénzhēntòngshénsāorén
fēiqiúgōnggāowén
wéishēngmínbìngyuàntiānzizhī
wèitiānzizhīgānshòushírénchī
yàoliángwèiqíndànyīnshēng
quánháorènqīnpéng
rénjìngnàizuòkuángnánér
měiféngqúndònghuòyún
dàngāoshēngshùtiāntīngbēi
suīmíngsuǒgǎntóngguī
jūnsānshízhāngjūnwèi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太原,生于新郑(今属河南)。其诗通俗晓畅,反映社会现实,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广为传诵。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等职,因直言进谏被贬江州司马。晚年闲居洛阳,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与元稹并称"元白",诗作流传极广,甚至远播海外,对后世影响深远。

白居易的诗

相关推荐

寄淮南友人

〔唐代〕李白

红颜悲旧国,青岁歇芳洲。

不待金门诏,空持宝剑游。

海云迷驿道,江月隐乡楼。

复作淮南客,因逢桂树留。

寄隐居士

〔宋代〕谢逸

先生骨相不封侯,卜居但得林塘幽。

家藏玉唾几千卷,手校韦编三十秋。

相知四海孰青眼,高卧一庵今白头。

襄阳耆旧节独苦,只有庞公不入州。

寄崇梵僧

〔唐代〕王维

崇梵僧,崇梵僧,秋归覆釜春不还。

落花啼鸟纷纷乱,涧户山窗寂寂闲。

峡里谁知有人事,郡中遥望空云山。

寄远

〔唐代〕杜牧

前山极远碧云合,清夜一声白雪微。

欲寄相思千里月,溪边残照雨霏霏。

寄蔡子华

〔宋代〕苏轼

故人送我东来时,手栽荔子待我归。

荔子已丹吾发白,犹作江南未归客。

江南春尽水如天,肠断西湖春水船。

想见青衣江畔路,白鱼紫笋不论钱。

霜髯三老如霜桧,旧交零落今谁在。

莫従唐举问封侯,但遣麻姑更爬背。

寄黎眉州

〔宋代〕苏轼

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

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

治经方笑春秋学,好士今无六一贤。

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