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是唐代诗人顾况的一首长篇五言古诗。此诗以游子思乡为主题,通过“疲马”“迷禽”“浮云”“落叶”等意象,层层渲染羁旅漂泊之苦与归乡无望之悲。全诗结构绵密,情感跌宕,既抒发了个人客居他乡的孤寂(如“三年不还家,万里遗锦衾”),又暗含对仕途困顿、怀才不遇的愤懑(如“圣主虽启迪,奇人分湮沈”)。诗中多次呼告“胡为不归欤”,将思归之情推向高潮,最终以“泪下沾衣襟”作结,悲慨深沉。语言质朴而意境苍凉,延续了汉乐府游子题材的写实传统,又融入了唐代文人特有的身世之叹。
游子吟
故枥思疲马,故窠思迷禽。
浮云蔽我乡,踯躅游子吟。
游子悲久滞,浮云郁东岑。
客堂无丝桐,落叶如秋霖。
艰哉远游子,所以悲滞淫。
一为浮云词,愤塞谁能禁。
驰归百年内,唯愿展所钦。
胡为不归欤,坐使年病侵。
未老霜绕鬓,非狂火烧心。
太行何难哉,北斗不可斟。
夜静星河出,耿耿辰与参。
佳人夐青天,尺素重于金。
泬寥群动异,眇默诸境森。
苔衣上闲阶,蟋蟀催寒砧。
立身计几误,道险无容针。
三年不还家,万里遗锦衾。
梦魂无重阻,离忧罔古今。
胡为不归欤,辜负匣中琴。
腰下是何物,牵缠旷登寻。
朝与名山期,夕宿楚水阴。
楚水殊演漾,名山窅岖嶔。
客从洞庭来,婉娈潇湘深。
橘柚在南国,鸿雁遗秋音。
下有碧草洲,上有青橘林。
引烛窥洞穴,凌波睥天琛。
蒲荷影参差,凫鹤雏淋涔。
浩歌惜芳杜,散发轻华簪。
胡为不归欤,泪下沾衣襟。
鸢飞戾霄汉,蝼蚁制鳣鱏。
赫赫大圣朝,日月光照临。
圣主虽启迪,奇人分湮沈。
层城登云韶,王府锵球琳。
鹿鸣志丰草,况复虞人箴。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用旧的马槽想念已日渐老去的马儿,迷路的鸟儿想念自己的巢穴。
天上浮云遮蔽了家乡,远离家乡的游子还在痛苦徘徊。
悲痛不已一直不愿前行,那天边的层云已渐渐积聚厚重的得挡住了东边的高山。
接待客人的厅堂寂静无声,簌簌而下的落叶仿似绵绵不休的秋雨。
远行的游子想到旅途艰难,所以悲痛难绝。
仅仅一首以浮云而做的词,又怎能表达其中的忧思郁闷呢。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归来,只盼望自己能一展所长。
为什么现在还不能归去呢,因为常年病痛无法出行。
还未年老双鬓却已斑白,只是因为心中忧思太多。
越过太行山有多困难呢,美酒连那酒杯都不能斟满。
寂静夜晚星河满天,就像黎明时那般明亮。
心中佳人相隔万里,一纸书信重于千金。
天气晴朗各种动物们都出来觅食,在那一望无际的森林里随处可见。
因少有人来石阶上已长满青苔,不时传来的蟋蟀声更让人觉得凄冷萧瑟。
想要立足以展才能,却始终不得机会,道路险阻不容有一点闪失。
三年了还不能回到故乡,安定无忧的生活仿佛已与我有千里之遥。
在梦里总能毫无困阻的回去,离思忧愁的心情是不分古今的。
为什么现在还不能回去呢,让我如何能对得起这匣中之琴。
腰下的植物不知是和品种,总是想攀附着身子往高处爬。
与山峦一起等待清晨,与江河一起迎接傍晚的到来。
湖面水波荡漾,崇山峻岭连绵不绝。
从远方来到此处,无法了解这江河有多深。
柑橘柚子生产于南方,南飞的大雁只留下秋天的声音。
下方芳草绵延不尽,上边的橘林正当茂盛。
拿着火烛探寻那幽深洞穴,那奔腾的波涛好似天然的珍宝。
香蒲与荷花纵横交错,那些才出生不久的野鸭、白鹤幼鸟也被淋的浑身湿透。
放声高歌为那甘棠惋惜,用簪子轻轻的挽起散发。
为什么还不回去呢,心中愁苦泪流满面,不禁打湿衣衫。
鸢鸟极度渴望飞上那遥远天河,渺小的蝼蚁也可以制住比它强大的大鱼。
国家正值强大繁荣时期,好似被日月照耀那般耀眼。
君主虽然知道重视贤臣,但还是有很多有识之士被埋没而无法施展抱负。
王宫中的音乐未曾停止,王府环佩声不觉。
正因为我希望能为国尽力,所以更加应该劝诫君王啊。
注释
(1)枥:马槽
(2)窠:昆虫、鸟兽的巢穴。
(3)岑:小而高的山。
(4)秋霖:秋天所下的大雨。
(5)胡:为什么,何故。
(6)烧心:心急如焚;烦恼。
(7)北斗:北斗七星排列成斗勺形,因以喻酒器。
(8)耿耿:明亮貌
(9)辰:同“晨”,清早。
(10)夐:远
(11)尺素:这里指书信。
(12)泬寥:指晴朗的天空
(13)群动:各种动物
(14)眇默:悠远;空寂。
(15)苔衣:泛指苔蘚
(16)寒砧:指寒秋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17)立身:立足;安身。
(18)罔:无,没有。
(19)牵缠:纠缠
(20)登寻:登高寻觅。
(21)演漾:水波荡漾
(22)窅:深远
(23)岖嵚:形容山势峻险。
(24)遗:余,留。
(25)凌波:奔腾的波浪;波涛
(26)天琛:天然出產的珍宝。
(27)蒲荷:香蒲与荷的合称
(28)淋涔:水流滴貌。
(29)浩歌:放声高歌,大声歌唱。
(30)层城:指京师;王宫
(31)云韶:黄帝《云门》乐和虞舜《大韶》乐的并称。后泛指宫廷音乐
(32)球琳:球、琳皆美玉名。亦泛指美玉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嘉州龙岩
系舟长堤下,日夕事南征。
往意纷何速,空严幽自明。
使君怜远客,高会有馀情。
酌酒何能饮,去乡怀独惊。
山川随望阔,气候带霜清。
佳境日已去,何时休远行。
游西池
悟彼蟋蟀唱,信此劳者歌。
有来岂不疾,良游常蹉跎。
逍遥越城肆,愿言屡经过。
回阡被陵阙,高台眺飞霞。
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
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褰裳顺兰沚,徙倚引芳柯。
美人愆岁月,迟暮独如何?
无为牵所思,南荣诫其多。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白水书付过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俛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
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游洞庭东山诗序
洞庭两山,为吴中胜绝处。有具区映带,而无城闉之接,足以遥瞩高寄。而灵栖桀构,又多古仙逸民奇迹,信人区别境也。
余友徐子昌国近登西山,示余《纪游》八诗,余读而和之。于是西山之胜,无俟手披足蹑,固已隐然目捷间;而东麓方切倾企。属以事过湖,遂获升而游焉。留仅五日,历有名之迹四。虽不能周览群胜,而一山之胜,固在是矣。一时触目摅怀,往往托之吟讽。归而理咏,得诗七首。辄亦夸示徐子,俾子继响。
昔皮袭美游洞庭,作古诗二十篇,而陆鲁望和之。其风流文雅至于今,千载犹使人读而兴艳。然考之鹿门所题,多西山之迹;而东山之胜,固未闻天随有倡也。得微陆公犹有负乎?予于陆公不能为役,而庶几东山之行,无负于徐子。弘冶癸亥冬十月。
游子吟
栖乌喜林曙,惊蓬伤岁阑。
关河三尺雪,何处是天山。
朔风无重衣,仆马饥且寒。
惨戚别妻子,迟回出门难。
男儿值休明,岂是长泥蟠。
何者为木偶,何人侍金銮。
郁郁守贫贱,悠悠亦无端。
进不图功名,退不处岩峦。
穷通在何日,光景如跳丸。
富贵苦不早,令人摧心肝。
誓期春之阳,一振摩霄翰。
游虞山记
十八日,与黎莼斋游狼山,坐萃景楼望虞山,乐之。二十一日,买舟渡江,明晨及常熟。时赵易州惠甫适解官归,居于常熟,遂偕往游焉。
虞山尻尾东入熟城,出城迤西,绵二十里,四面皆广野,山亘其中。其最胜为拂水岩,巨石高数十尺,层积骈叠,若累芝菌,若重巨盘为台,色苍碧丹赭斑驳,晃耀溢目。有二石中分,曰剑门,騞擘屹立,诡异殆不可状。踞岩俯视,平畴广衍数万顷。澄湖奔溪,纵横荡潏其间,绣画天施。南望毗陵、震泽,连山青以相属,厥高鑱云,雨气日光参错出诸峰上。水阴上薄,荡摩阖开,变灭无瞬息定。其外苍烟渺霭围缭,光色纯天,决眦穷睇,神与极驰。岩之麓为拂水山庄旧址,钱牧斋之所尝居也。嗟夫!以兹丘之胜,钱氏惘不能藏于此终焉,余与易州乃乐而不能去云。岩阿为维摩寺,经乱,泰半毁矣。
出寺西行少折,逾岭而北,云海豁工,杳若天外,而狼山忽焉在前,今指谓易州:“一昔游其上也。”又西下,为三峰寺,所在室宇,每每可憩息。临望多古树,有罗汉松一株,剥脱拳秃,类数百年物。寺僧俱酒果笋而饷余两人已,日昃矣。循山北过安福寺,唐人常建诗所谓破山寺者也。幽邃称建诗语。寺多木樨花,自寺以往,芳馥载涂。
返自常熟北门,至言子、仲雍墓,其上为辛峰亭。日已夕,山径危仄不可上,期以翼日往。风雨,复不果。二十四日遂放舟趣吴门。行数十里,虞山犹蜿蜒在蓬户,望之了然,令人欲反棹复至焉。
游子吟
女羞夫婿薄,客耻主人贱。
遭遇同众流,低回愧相见。
君非青铜镜,何事空照面。
莫以衣上尘,不谓心如练。
人生当荣盛,待士勿言倦。
君看白日驰,何异弦上箭。
寒夜独坐游子多怀简知己
故乡眇千里,离忧积万端。
鹑服长悲碎,蜗庐未卜安。
富钩徒有想,贫铗为谁弹。
柳秋风叶脆,荷晓露文团。
晚金丛岸菊,馀佩下幽兰。
伐木伤心易,维桑归去难。
独有孤明月,时照客庭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