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居池上亭独吟

〔唐代〕刘禹锡

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

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

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

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铭?

作品简介

《昼居池上亭独吟》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写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诗人看到蜜蜂从中受到教诲,同时也联想到鹤的美好仪态;接着以酒调节精神,借琴陶冶性灵,刻画诗人的自我形象,结尾作达观之语,又以反问句作结,隐隐透露出内心的不平。此诗写得含蓄蕴藉,颇耐咀嚼。结句用典,暗含讽刺,内心情感自然流露。

创作背景

《昼居池上亭独吟》这首诗约作于开成元年( 836年)刘禹锡分司东都之后。裴度罢相后,刘禹锡也被挤出中央,由礼部郎中、集贤殿学土出为苏州刺史,后又回京任太子宾客,太子宾客分司是个闲居,而他却愿竭诚为国效力,不愿就此终老,诗中正表现出他的苦闷和不满。

翻译注释

翻译

在一个夏季的午后,独自一人来到池中的一个亭子上吟诗。

通过对池亭中蜂巢上的蜂子如何进行“教诲”的观察,退想仙鹤们为何有如此美好的仪形。

文明的饮酒之风可以使人调适精神,清正高雅的琴曲可以调养人们的性灵。

心胸开阔澹荡,毫无意义,当今为几杖作铭文,又有什么用呢?

注释

(1)教诲:教益。

(2)鹤仪形:喻君子的仪形。相传鹤是君子所化。

(3)法酒:按官府法定规格所酿造的酒。世称“官酝”。

(4)调神气:调节精神。

(5)性灵:性情。

(6)浩然:形容心胸的开阔和滑荡。

(7)机:机会,时机。

(8)几杖复何铭:几杖……铭:给几、杖作铭文。

全文拼音版

zhòuchíshàngtíngyín
shùyīnzhèngyínchíshàngtíng
jìngkànfēngjiàohuìxiánxiǎngxíng
jiǔtiáoshénqīngqínxìnglíng
hàoránzhàngmíng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唐代中期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河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他出身儒学世家,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其诗风雄健豪迈,兼具哲理与民歌风味,代表作《陋室铭》《乌衣巷》《竹枝词》等广为传诵。刘禹锡早年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屡遭贬谜,但始终乐观豁达。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的诗文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魅力,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关推荐

满江红·肮脏尘寰

〔近代〕秋瑾

肮脏尘寰,问几个、男儿英哲!算只有蛾眉队里,时闻豪杰。良玉勋名襟上泪,云英事业心头血。醉摩挲长剑作龙吟,声悲咽。自由香,常思爇;

家国恨,何时雪。劝吾侪今日,各宜努力。振拔须思安种类,繁华莫但夸衣玦。算弓鞋三寸太无为,宜改革。

湘妃

〔唐代〕李贺

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神娥盖江水。

蛮娘吟弄满寒空,九山静绿泪花红。

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相通。

幽愁秋气上青枫,凉夜波间吟古龙。

同朱五题卢使君义井

〔唐代〕高适

高义唯良牧,深仁自下车。

宁知凿井处,还是饮冰馀。

地即泉源久,人当汲引初。

体清能鉴物,色洞每含虚。

上善滋来往,中和浃里闾。

济时应未竭,怀惠复何如?

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宋代〕吴文英

阁雪云低,卷沙风急,惊雁失序。户掩寒宵,屏闲冷梦,灯飐唇似语。堪怜窗景,都闲刺绣,但续旧愁一缕。邻歌散,罗襟印粉,袖湿茜桃红露。

西湖旧日,留连清夜,爱酒几将花误。遗袜尘销,题裙墨黯,天远吹笙路。吴台直下,缃梅无限,未放野桥香度。重谋醉,揉香弄影,水清浅处。

蔷薇洞

〔明代〕顾璘

百丈蔷薇枝,缭绕成洞房。

密叶翠帷重,秾花红锦张。

对著玉局棋,遣此朱夏长。

香云落衣袂,一月留余芳。

闺怨

〔唐代〕鱼玄机

蘼芜盈手泣斜晖,闻道邻家夫婿归。

别日南鸿才北去,今朝北雁又南飞。

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违。

扃闭朱门人不到,砧声何事透罗帏。

崔处士

〔唐代〕李商隐

真人塞其内,夫子入于机。

未肯投竿起,惟欢负米归。

雪中东郭履,堂上老莱衣。

读遍先贤传,如君事者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