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是北宋诗人陈尧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吴江江面上微风轻拂,平波微漾,白烟高浮、色彩分明的美景。后两句则进一步,以眼前之景表现出对吴江水乡的热爱,末句尤为人传诵,暗用前典,在写景中寄寓了对吴中风物的流连之情。全诗逐一铺描,体物入情,情景交融,描绘了一幅江南水系的优美图画,引人神驰遐想。
吴江
平波渺渺烟苍苍,菰蒲才熟杨柳黄。
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乡。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吴江》此诗作于大中祥符五年(1012),诗人时任两浙转运副使。陈尧佐至湖州,正值“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清·宋琬《九日同诸君登慧光阁》)之时,尽管“秋尽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却已经“菡萏香销翠叶残”(李璟《浣溪沙》)了,陈尧佐二十年前曾“为《海喻》一篇,人奇其志”(《宋史》本传),至此年届五旬,霜染两鬓,平生事业半凋零,抱负未展志未伸,见芳菲园顿失芳菲,念事无成,荒草没径,夕阳晚景,又嗟人之迟暮,也发悲秋之幽情。
翻译注释
翻译
吴江的水波平缓,一望无边,清清的一片青碧色;岸边的菰蒲之类的水生植物长得很繁茂,当它们成熟的时候,杨柳的叶子已开始慢慢变黄了。
我把小船系在岸边后,仍然舍不得离开,久久地站在岸边;我温馨的鲈鱼乡,正带着夕阳的暖意,在我的梦魂里安眠。
注释
(1)吴江:水名,即吴淞江,又名松江、松陵江,太湖支流,经吴江县(今属江苏)北东流入海。
(2)渺渺:形容水波浩淼。
(3)苍苍:青色。
(4)菰蒲:两种生长于浅水的植物。菰:一名茭草,初生嫩芽可食,名为菰菜,又名茭白。至秋结实名菰米,又称雕菰米,与稻、黍、稷、梁、麦并称“六谷”。今日作为蔬菜食用的茭白,是菰草染上一种菰黑粉菌,不能正常抽苔开花,刺激茎部细胞增生,而形成的肥大嫩茎。菰黑粉大约在公元六世纪开始侵入菰草,影响菰米生产,当时视为病害。宋元以来,人们开始自觉地利用这种菌变过程,采食茭白(蔬菜)。蒲:蒲草,叶狭长,可用来编制包、席等。
(5)扁舟:小船。
(6)系:拴。
(7)鲈鱼:一种产于太湖一带的淡水鱼,以松江所产味最美。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陈尧佐的诗
相关推荐
吴中田妇叹
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
霜风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镰生衣。
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
茅苫一月垅上宿,天晴获稻随车归。
汗流肩赪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粞。
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
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
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
吴兴黄浦亭庾中郎别
风起洲渚寒,云上日无辉。
连山眇烟雾,长波迥难依。
旅鴈方南过,浮客未西归。
已经江海别,复与亲眷违。
奔景易有穷,离袖安可挥。
欢觞为悲酌,歌服成泣衣。
温念终不渝,藻志远存追。
役人多牵滞,顾路惭奋飞。
昧心附远翰,炯言藏佩韦。
吴山青·金璞明
金璞明,玉璞明,小小杯罥翠袖擎。满将春色盛。
仙佩鸣,玉佩鸣,雪月花中过洞庭。此时人独清。
吴宫词
苏台月冷夜乌栖,饮罢吴王醉似泥。
别有深恩酬不得,向君歌舞背君啼。
吴门道中二首·其一
数间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
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
吴兴杂诗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吴起守信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
起曰:“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吴城览古
吴王旧国水烟空,香径无人兰叶红。
春色似怜歌舞地,年年先发馆娃宫。
吴声子夜歌
净扫黄金阶,飞霜皓如雪。
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