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申州作》此诗开头两句描述战乱对百姓生命的摧残;中间四句分别从村居、郊野来写战争所带来的创伤;最后两句以寥廓的画面引导读者思考战乱的不义,激发人们对战乱罪魁的谴责之情。全诗用词斟酌,语句精工,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生灵涂炭、人民遭劫的深切同情。
过申州作
万人曾死战,几户免刀兵。
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
凉风吹古木,野火烧残营。
寥落千余里,山高水复清。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前后,湖南、江西等地发生动乱,宣州部将康全泰也起兵作乱,淮南节度使崔铉奉命出兵讨伐。申州一带屡次发生战争,人民深受战乱之苦。方干的《过申州作》这首诗就是诗人于战乱后路经申州时所作。
翻译注释
翻译
曾经有成千上万的人死于战争,实际上每当有战事发生,又有几个人能够免除刀兵之灾呢?
这一带的局势才刚刚开始安定下来,孩子们还未成年便已失去了亲人。
冷风吹过,参天的古木在颤抖,荒凉的野火将残破的营帐也点燃了。
茫茫原野,一望千里,除却青山绿水却再也找不到曾经的感觉了。
注释
(1)几户免刀兵:一作“几处见休兵”。
(2)井邑:乡里和城镇。
(3)安堵:安定,安居。东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百姓安堵,四民反业。”
(4)烧残营:一作“入残营”。
(5)寥落:稀疏,稀少,冷落。《文选·谢朓诗》:“晓星正寥落,晨光复泱漭。”
(6)山高:一作“山空”。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戴叔伦的诗
相关推荐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过伊仆射旧宅
朱邸方酬力战功,华筵俄叹逝波穷。
回廊檐断燕飞去,小阁尘凝人语空。
幽泪欲干残菊露,馀香犹入败荷风。
何能更涉泷江去,独立寒流吊楚宫。
过野叟居
野人闲种树,树老野人前。
居止白云内,渔樵沧海边。
呼儿采山药,放犊饮溪泉。
自著养生论,无烦忧暮年。
过分水岭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头。
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
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
过景陵
武皇精魄久仙升,帐殿凄凉烟雾凝。
俱是苍生留不得,鼎湖何异魏西陵。
过文登营
冉冉双幡度海涯,晓烟低护野人家。
谁将春色来残堞,独有天风送短笳。
水落尚存秦代石,潮来不见汉时槎。
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
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
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过元家履信宅
鸡犬丧家分散后,林园失主寂寥时。
落花不语空辞树, 流水无情自入池。
风荡宴船初破漏,雨淋歌阁欲倾欹。
前庭后院伤心事,唯是春风秋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