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初捻霜纨生怅望,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午睡醒来慵一饷。双纹翠簟铺寒浪。
手执洁白的纨扇,无语凝思,心生惆怅。空荡荡的房间里独自一人,偏又响起阵阵莺声,好似美女轻唱。午睡醒后,好一会儿还娇困无力。那铺床上的双纹翠席,尤如平展着清凉的细浪。
雨罢蘋风吹碧涨,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
夏雨初霁,掠过苹草的微风吹拂着新涨的碧水,那水中荷花,带着晶莹的雨珠,亭亭玉立,摇曳生姿。雨后的荷花含情脉脉,红红的脸颊上挂着泪珠似得看着人们。新月弯弯,尤如女郎愁眉,蹙于乌发之下。
注释
(1)蝶恋花:唐教坊曲名。本名《鹊踏枝》。晏殊词改今名。调名取梁简文帝萧纲诗句“翻阶蛱蝶恋花情”中的三字。双调,六十字,十句,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2)捻:用手指轻轻拿起。
(3)霜纨:洁白如霜的细绢,这里代指团扇。
(4)怅望:惆怅、怨恨。
(5)隔叶莺声:唐杜甫《蜀相》: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6)秦娥:秦地美丽的女子,古代秦女善歌,这里即指歌者。
(7)慵:困倦,懒得动。
(8)一饷:同“一晌”,短暂的时间。五代南唐李煜《浪淘沙》:“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9)双纹翠簟:织有成双花纹的翠簟。翠簟:碧绿色的竹凉席。唐王缙《送孙秀才》:“玉枕双纹簟,金盘五色瓜。”寒浪:即指簟纹。竹席清凉,花纹起伏如浪,故称“寒浪”。
(10)蘋风:微风。蘋:浮生于水面的一种植物,宋玉《风赋》:“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
(11)碧涨:碧浪上涨。
(12)脉脉:含情的样子。
(13)绿云:比喻女子的头发黑如翠黛,浓似乌云。唐杜牧《阿房宫赋》:“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14)新月:农历每月初形状如钩的弯月,古代往往用来比喻女子的蛾眉。上,缓缓爬上。
(15)弯环:弯曲如环,喻指女子的眉毛。唐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十月》:“金风刺衣着体寒,长眉对月斗弯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