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小女》是唐末五代诗人韦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写小女的娇憨可爱,让诗人欢喜不已;而小女不解生计,哭闹着要花衣穿,又让做父亲的无可奈何。全诗抓住小女孩学话、贪玩、爱漂亮、喜欢哭闹的特点,通过这些日常生活琐事的描写,天真可爱的小女孩的形象跃然纸上,诗人爱女之情也流于笔端。
与小女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韦庄经历了唐灭蜀兴的时代剧变,其晚年寓蜀期间,创作了大量的家事亲情诗。韦庄从小家庭贫寒,中年又因为战乱失去了兄弟和妹妹,这让他非常悲伤。所以这时的他很看重亲情,当看着小女儿牙牙学语时,其内心所迸发的亲情溢于言表,于是写了这首诗给小女儿。此小女,或即《忆小女银娘》中提到的银娘。
翻译注释
翻译
小女儿刚刚可以听懂大人说话,已经开始咿呀学语了。因为贪恋着玩小车子,所以迟迟不肯去睡觉。
整个晚上都在哭闹不停,到底为了什么呢?原来只是因为衣服上少绣了几朵金线花朵。
注释
(1)初解:指刚刚能听得懂大人说话。
(2)呕哑:小儿说话声。白居易《念金銮子二首·其一》:“况念夭札时,呕哑初学语。”
(3)归眠:回房睡觉。
(4)恋:喜欢得不肯放手。
(5)娇啼:撒娇啼哭。
(6)缘底事:因为什么事情。
(7)为:因为。
(8)缕金华:用金线绣成的花朵。缕金,金丝。“缕金,犹金缕也。”也指以金丝为饰。华,通“花”。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韦庄的诗
相关推荐
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二首·其二
路转山腰足未移,水清石瘦便能奇。
白云自占东西岭,明月谁分上下池。
黑黍黄粱初熟后,朱柑绿橘半甜时。
人生此乐须天赋,莫遣儿曹取次知。
与胡兴安夜别
居人行转轼,客子暂维舟。
念此一筵笑,分为两地愁。
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
方抱新离恨,独守故园秋。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
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与韩库部会王祠曹宅作
闲门荫堤柳,秋渠含夕清。
微风送荷气,坐客散尘缨。
守默共无吝,抱冲俱寡营。
良时颇高会,琴酌共开情。
与刘将军杜文学晚登西城
木落悲南国,城高见北辰。
飘零犹有客,经济岂无人。
鸟过风生翼,龙归雨在鳞。
相期俱努力,天地正烽尘。
与朝歌令吴质书
五月二十八日,丕白。季重无恙。途路虽局,官守有限,愿言之怀,良不可任。足下所治僻左,书问致简,益用增劳。
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既妙思六经,逍遥百氏,弹棋间设,终以六博,高谈娱心,哀筝顺耳。弛骛北场,旅食南馆,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白日既匿,继以朗月,同乘并载,以游后园。舆轮徐动,参从无声,清风夜起,悲笳微吟,乐往哀来,怆然伤怀,余顾而言,斯乐难常,足下之徒,咸以为然。今果分别,各在一方。元瑜长逝,化为异物,每一念至,何时可言?
方今蕤宾纪时,景风扇物,天意和暖,众果具繁。时驾而游,北遵河曲,从者鸣笳以启路,文学托乘于后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今遣骑到邺,故使枉道相过。行矣自爱,丕白。
与友人书(节选)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
到处相逢是偶然,梦中相对各华颠。
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
与谢良辅游泾川陵岩寺
乘君素舸泛泾西,宛似云门对若溪。
且从康乐寻山水,何必东游入会稽。
与从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
挂席凌蓬丘,观涛憩樟楼。
三山动逸兴,五马同遨游。
天竺森在眼,松风飒惊秋。
览云测变化,弄水穷清幽。
叠嶂隔遥海,当轩写眼流。
诗成傲云月,佳趣满吴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