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瀑布谣》是元代诗人杨维桢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通过对梦中庐山瀑布景象的描写,构画了一个奇异的梦幻世界,表达了诗人放浪形骸、豪放跌宕的情怀。全诗运用生动的比喻、神奇的想象、独特的构思,呈现出庐山瀑布的壮美,风格豪放而飘逸,恢宏而清雅,雄浑壮阔,绘声绘影,堪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相颉颃。
庐山瀑布谣
甲申秋八月十六夜,予梦与酸斋仙客游庐山,各赋诗,酸斋赋彭郎词,予赋瀑布谣。
银河忽如瓠子决,泻诸五老之峰前。
我疑天孙织素练,素练脱轴垂青天。
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幅玻璃烟。
相逢云石子,有似捉月仙。
酒喉无耐夜渴甚,骑鲸吸海枯桑田。
居然化作十万丈,玉虹倒挂清泠渊。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庐山瀑布谣》此诗写于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八月十六日夜。作者在序中已交代了创作缘起,他梦中与友人贯云石同游庐山,深有感怀,赋诗赞美,贯云石写了《彭郎词》,作者写了《庐山瀑布谣》。
翻译注释
翻译
银河忽然像黄河决堤一样,在五老峰前倾泻而下。
我怀疑是天仙在织白绢,白绢离开织女衣袖从青天垂落下来。
就想着手拿一把并州剪,剪下一幅玻璃烟雨。
恰好遇到了贯云石,他好像仙人李白一样。
他夜里无酒解渴,便骑着鲸背,把海水吸干,竟使大海变成桑田。
海水居然化作十万丈的美玉彩虹,倒挂在清澈的水潭上。
注释
(1)瓠子:黄河堤坝名,在今河南濮阳,汉武帝时曾决堤。
(2)五老之峰:指五老峰,在庐山东南,像五位老人并肩耸立,因此得名。
(3)天孙:即织女,相传是玉帝的孙女。一作“天仙”。
(4)素:白色。
(5)并州剪:锋利的剪刀。古时并州(今山西太原一带)生产的剪刀,以锋利著称,亦可简称并刀、并剪等。
(6)云石子:即贯云石。
(7)捉月仙:这里指李白。洪迈《容斋随笔》载,李白酒醉泛舟,俯身去抓水中之月,溺水而死,后世称为捉月仙。
(8)骑鲸:骑鲸背遨游海上,李白曾自署为“海上骑鲸客”。相传李白骑着鲸鱼升天成仙。李俊民《李太白图》:“不因采石江头月,那得骑鲸去上天。”
(9)玉虹:形容瀑布像美玉彩虹般。
(10)清泠渊:清澈的水潭。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水仙子·重观瀑布
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
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
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瀑布
豁开青冥颠,泻出万丈泉。
如裁一条素,白日悬秋天。
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一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红绣鞋·天台瀑布寺
绝顶峰攒雪剑,悬崖水挂冰帘,倚树哀猿弄云尖。
血华啼杜宇,阴洞吼飞廉。比人心,山未险。
石门瀑布
一派从天下,曾经李白看。
千年流不尽,六月地长寒。
洒木跳微沫,冲崖作怒湍。
人言深碧处,常有老龙盘。
发归濑三瀑布望两溪
我行乘日垂,放舟候月圆。
沫江免风涛,涉清弄漪涟。
积石竦两溪,飞泉倒三山。
亦既穷登陟,荒蔼横目前。
窥岩不睹景,披林岂见天。
阳乌尚倾翰,幽篁未为邅。
退寻平常时,安知巢穴难。
风雨非攸吝,拥志谁与宣。
倘有同枝条,此日即千年。
瀑布联句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瀑布
迥与众流异,发源高更孤。
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
势斗蛟龙恶,声吹雨雹粗。
晚来云一色,诗句自成图。
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
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开。
龙潭中喷射,昼夜生风雷。
但见瀑泉落,如潨云汉来。
闻君写真图,岛屿备萦回。
石黛刷幽草,曾青泽古苔。
幽缄傥相传,何必向天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