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瀑布谣》是元代诗人杨维桢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通过对梦中庐山瀑布景象的描写,构画了一个奇异的梦幻世界,表达了诗人放浪形骸、豪放跌宕的情怀。全诗运用生动的比喻、神奇的想象、独特的构思,呈现出庐山瀑布的壮美,风格豪放而飘逸,恢宏而清雅,雄浑壮阔,绘声绘影,堪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相颉颃。
庐山瀑布谣
甲申秋八月十六夜,予梦与酸斋仙客游庐山,各赋诗,酸斋赋彭郎词,予赋瀑布谣。
银河忽如瓠子决,泻诸五老之峰前。
我疑天孙织素练,素练脱轴垂青天。
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幅玻璃烟。
相逢云石子,有似捉月仙。
酒喉无耐夜渴甚,骑鲸吸海枯桑田。
居然化作十万丈,玉虹倒挂清泠渊。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庐山瀑布谣》此诗写于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八月十六日夜。作者在序中已交代了创作缘起,他梦中与友人贯云石同游庐山,深有感怀,赋诗赞美,贯云石写了《彭郎词》,作者写了《庐山瀑布谣》。
翻译注释
翻译
银河忽然像黄河决堤一样,在五老峰前倾泻而下。
我怀疑是天仙在织白绢,白绢离开织女衣袖从青天垂落下来。
就想着手拿一把并州剪,剪下一幅玻璃烟雨。
恰好遇到了贯云石,他好像仙人李白一样。
他夜里无酒解渴,便骑着鲸背,把海水吸干,竟使大海变成桑田。
海水居然化作十万丈的美玉彩虹,倒挂在清澈的水潭上。
注释
(1)瓠子:黄河堤坝名,在今河南濮阳,汉武帝时曾决堤。
(2)五老之峰:指五老峰,在庐山东南,像五位老人并肩耸立,因此得名。
(3)天孙:即织女,相传是玉帝的孙女。一作“天仙”。
(4)素:白色。
(5)并州剪:锋利的剪刀。古时并州(今山西太原一带)生产的剪刀,以锋利著称,亦可简称并刀、并剪等。
(6)云石子:即贯云石。
(7)捉月仙:这里指李白。洪迈《容斋随笔》载,李白酒醉泛舟,俯身去抓水中之月,溺水而死,后世称为捉月仙。
(8)骑鲸:骑鲸背遨游海上,李白曾自署为“海上骑鲸客”。相传李白骑着鲸鱼升天成仙。李俊民《李太白图》:“不因采石江头月,那得骑鲸去上天。”
(9)玉虹:形容瀑布像美玉彩虹般。
(10)清泠渊:清澈的水潭。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杨维桢的诗
相关推荐
庐山烟雨浙江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庐山瀑布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庐山东林杂诗
崇岩吐清气,幽岫栖神迹。
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
有客独冥游,径然忘所适。
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辟。
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
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翮。
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庐江主人妇
孔雀东飞何处栖,庐江小吏仲卿妻。
为客裁缝君自见,城乌独宿夜空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