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怀秦髯》是宋代诗人李彭的一首七言律诗,描写了清明时节的景象:轻柔的春雨、盛开的百花、无边的春草,以春意盎然的意象来反衬诗人年事已高、病魔缠身、思念友人的苦闷心情。前两联为第一层次,描写清明时春天的景象,春意盎然,充满生机;后两联为第二层次,写诗人虽年老多病却仍在苦忆友人,表现了对友谊的珍惜。“苦忆”一词为诗眼,分量极重,足见两人友情之深。
春日怀秦髯
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作清明。
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
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流莺。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身在山乡,怀念在京城的友人。时近清明,雨天放晴;
郊野中花如美人笑脸迎人,不知名的草木自由生长。
年高懒于春游,身病不喜饮酒;
梦醒后苦忆老朋友,此时应在日丽莺啼的京都郊游尽兴。
注释
(1)萧萧:象声词。在这里象雨声。
(2)快:畅快。
(3)物物:指园子里的所有景物。
(4)花如解语: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帝与贵戚宴赏焉,左右皆叹羡久之。帝指贵妃,示于左右日:‘争如我解语花?”
(5)生:生长。
(6)晚节:晚年。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诗,“晚节渐于诗津细,谁家数去酒杯宽。”
(7)春事:春天的农事。
(8)倾:倾斜,指倒酒。
(9)日边:指京城,朝廷中。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李彭的诗
相关推荐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题湖上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春草
天北天南绕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
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
春中喜王九相寻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酲。
当杯已入手,歌妓莫停声。
春中田园作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春日
北洹春事休嗟晚,三月尚寒花信风。
遥忆东吴此时节,满江鸭绿弄残红。
春怀故园
九扈鸣已晚,楚乡农事春。
悠悠故池水,空待灌园人。
春日山居寄友人
春居无俗喧,时立涧前村。
路远少来客,山深多过猿。
带岩松色老,临水杏花繁。
除忆文流外,何人更可言。
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其二
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
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
只欠翠纱红映肉,两年寒食负先生。
春宫怨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