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故交

〔唐代〕韦应物

白璧众求瑕,素丝易成污。

万里颠沛还,高堂已长暮。

积愤方盈抱,缠哀忽逾度。

念子从此终,黄泉竟谁诉。

一为时事感,岂独平生故。

唯见荒丘原,野草涂朝露。

翻译注释

翻译

白玉总是被众人吹毛求疵,白丝容易染上污秽,优秀的人才总是容易遭受妒忌和诤言。

你经历了颠沛流离回到故里,而双亲已经逝去。

郁积的忧愤本已充满胸怀,又经历了亲人离世。

想到你的人生到此终结,黄泉之下可以向谁诉说心事呢?

我一时之间感叹时事,不仅仅是因为人生,也是为了国事。

如今眼前只有荒芜的山丘与平原,野草上皆是清晨的露水。

注释

(1)悲:指悲悼。

(2)瑕:玉上的瑕疵。

(3)素丝:未染色的丝。

(4)污:污秽,染污。

(5)颠沛:困顿,失意。

(6)高堂:父母。

(7)长暮:大暮,死亡的委婉说法。

(8)盈抱:满怀。

(9)缠哀:缠绵深重的悲哀,指父母故去的悲痛。

(10)逾度:过度,过分。

(11)谁诉:向谁诉说。

(12)一为时事感,岂独平生故:意谓自己之所以悲痛不单因为对方是平生好友,还为时事而感伤。

全文拼音版

bēijiāo
báizhòngqiúxiáchéng
wàndiānpèiháigāotángzhǎng
fènfāngyíngbàochánāi
niànzicóngzhōnghuángquánjìngshuí
wèishíshìgǎnpíngshēng
wéijiànhuāngqiūyuáncǎocháo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791),字义博,唐代诗人,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其诗以山水田园见长,风格淡远清新,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代表作《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等,以简练笔墨绘自然之趣。出身关中望族,少任侠使气,安史之乱后折节读书,历任滁州、江州、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作透露出士大夫的隐逸情怀与悯民之思,是中唐山水诗派重要代表。

韦应物的诗

相关推荐

悲陈陶

〔唐代〕杜甫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悲秋

〔宋代〕黄公度

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

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

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

悲歌

〔两汉〕汉乐府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悲愤诗

〔两汉〕蔡文姬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

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

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

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

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

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

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

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

失意几微间,辄言毙降虏。

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岂复惜性命,不堪其詈骂。

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

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

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

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

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

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

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

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

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

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

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

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

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

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

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

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

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

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

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

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

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

观者皆嘘唏,行路亦呜咽。

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

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

念我出腹子,匈臆为摧败。

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

城廓为山林,庭宇生荆艾。

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

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

茕茕对孤景,怛咤糜肝肺。

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

奄若寿命尽,旁人相宽大。

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

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励。

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

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悲愁歌

〔两汉〕刘细君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悲哉行

〔唐代〕王昌龄

勿听白头吟,人间易忧怨。

若非沧浪子,安得从所愿。

北上太行山,临风阅吹万。

长云数千里,倏忽还肤寸。

观其微灭时,精意莫能论。

百年不容息,是处生意蔓。

始悟海上人,辞君永飞遁。

悲清秋赋

〔唐代〕李白

登九疑兮望清川,见三湘之潺湲。水流寒以归海,云横秋而蔽天。余以鸟道计于故乡兮,不知去荆吴之几千。于时西阳半规,映岛欲没。澄湖练明,遥海上月。念佳期之浩荡,渺怀燕而望越。荷花落兮江色秋,风嫋嫋兮夜悠悠。临穷溟以有羡,思钓鳌于沧洲。无修竿以一举,抚洪波而增忧。归去来兮人间不可以讬些,吾将采药于蓬丘。

悲秋诗

〔隋代〕杨广

故年秋始去,今年秋复来。

露浓山气冷,风急蝉声哀。

鸟击初移树,鱼寒欲隐苔。

断雾时通日,残云尚作雷。

悲哉行

〔魏晋〕陆机

游客芳春林,春芳伤客心。

和风飞清响,鲜云垂薄阴。

蕙草饶淑气,时鸟多好音。

翩翩鸣鸠羽,喈喈仓庚吟。

幽兰盈通谷,长秀被高岑。

女萝亦有托,蔓葛亦有寻。

伤哉客游士,忧思一何深。

目感随气草,耳悲咏时禽。

寤寐多远念,缅然若飞沈。

愿托归风响,寄言遗所钦。

悲歌

〔两汉〕刘辩

天道易兮我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蕃。

逆臣见迫兮命不延,逝将去汝兮适幽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