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其一

〔宋代〕欧阳修

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

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

谁将汉女嫁胡儿,风沙无情貌如玉。

身行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

推手为琵却手琶,胡人共听亦咨嗟。

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

汉宫争按新声谱,遗恨已深声更苦。

纤纤女手生洞房,学得琵琶不下堂。

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

北方少数民族以鞍马为家,以打猎为生。

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

泉水甘甜,野草丰美没有固定的地点,鸟儿受惊,野兽互相追逐。

谁将汉女嫁胡儿,风沙无情貌如玉。

是谁将汉人女子嫁给胡人,风沙是无情的,而女子容貌如此美丽。

身行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

出门都很难看到中原人,只能在马背上暗自思念故乡。

推手为琵却手琶,胡人共听亦咨嗟。

在琵琶声中,胡人也会感到叹息。

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

如此美丽的女子流落异地,死在他乡,而琵琶曲却传到了汉宫里。

汉宫争按新声谱,遗恨已深声更苦。

汉宫里争着弹昭君所弹的琵琶曲,心中的怨恨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纤纤女手生洞房,学得琵琶不下堂。

细小的手生在闺房之中,只能学弹琵琶,不会走出闺房。

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

不知道沙漠中的云是这么飘出边塞的,哪里知道这琵琶声是多么的令人断肠!

注释

(1)胡人: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2)中国:指中原地区。

(3)咨嗟:叹息。

(4)新声谱:指昭君所弹的琵琶曲。

(5)纤纤:细小貌。

(6)洞房:犹深闺。

(7)黄云:沙漠上空的云,因黄沙弥漫,连云色也变黄了。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其一拼音版

wángjièmíngfēièrshǒu··
rénānwéijiāshèlièwéi
quángāncǎoměichángchùniǎojīngshòuhàizhēngchízhú
shuíjiānghànjiàérfēngshāqíngmào
shēnxíngzhōngguórénshàngzuòguī
tuīshǒuwéiquèshǒuréngòngtīngjiē
yánliúluòtiānquèchuánláihànjiā
hàngōngzhēngànxīnshēnghènshēnshēnggèng
xiānxiānshǒushēngdòngfángxuéxiàtáng
shíhuángyúnchūsàizhīshēngnéngduàncháng

作品简介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其一》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和诗之作,针对王安石(字介甫)的《明妃曲》而写。此诗以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悲剧命运为主题,描绘了她在胡地的凄凉生活和对故国的思念。诗中“玉颜流落死天涯”一句,深刻表现了红颜薄命的哀伤,而“琵琶却传来汉家”则讽刺了汉宫只知欣赏胡乐,却无人真正关心昭君的遭遇。全诗语言凄婉,情感深沉,既表达了对昭君的同情,也暗含了对统治者昏聩的批判。

创作背景

自汉代以来, 王昭君的故事一直是诗人们乐于吟诵的题材,但在主题上大多不出“悲怨”二字。其中著名的如卢照邻《昭君怨》、李白《王昭君》、杜甫《咏怀古迹五首》等都以渲染和挖掘悲剧内涵取胜。嘉祐四年(1059年)王安石作《明妃曲二首》,议论新警,一时和者甚众。于是欧阳修也作两首以和。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坛领袖,倡导诗文革新运动,反对浮华文风。其散文《醉翁亭记》《秋声赋》等简洁流畅,诗词清新自然。主持编修《新唐书》《新五代史》,官至参知政事。晚年自号“六一居士”,提携后进如苏轼、曾巩等,对宋代文化影响深远。欧阳修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和马郎中移白菊见示

〔唐代〕李商隐

陶诗只采黄金实,郢曲新传白雪英。

素色不同篱下发,繁花疑自月中生。

浮杯小摘开云母,带露全移缀水精。

偏称含香五字客,从兹得地始芳荣。

和邵尧夫年老逢春

〔宋代〕司马光

年老逢春春莫咍,朱颜不肯似春回。

酒因多病无心醉,花不解愁随处开。

荒径倦游从碧草,空庭懒扫自苍苔。

相逢谈笑犹能在,坐待牵车陌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