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宴

〔两汉〕曹植

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

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

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

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

神飚接丹毂,轻辇随风移。

飘飖放志意,千秋长若斯。

作品简介

《公宴》是汉末三国时期文学家曹植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描述铜雀台和宴会的景象,以及夜间游览西园的所见所感。诗中情感与景物的交融、人与自然的结合,组合成一种爽朗欢快的基调,各种意象呈现一种出欣欣向荣、明快活泼的气象。全诗叙写生动传神,文风清丽,语言精工,用字别致,历来为人所称道。

创作背景

曹植的这首诗很可能与曹丕《芙蓉池作》一诗作于同时,当时虽然没有明确的唱和观念,然而从两诗的内容来看,曹植的诗很可能是继曹丕之诗而作的。《公宴》此诗作于建安中期(210年前后)。此篇记录了由曹丕召集的某次宴会,可见当时邺下诗人集团留连光景、聚会咏诗的面貌。

翻译注释

翻译

子桓公子敬爱众宾客,宴饮终日都不觉得疲累。

寂静的良夜又去西园游玩,车盖亭亭如飞地前后追随。

明月洒下如练的清光,天上的繁星稀疏辉映。

秋兰丛生于斜斜的长坂,芙蓉遮满了一池渌水。

清波上跃出水底的游鱼,树枝间传来鸟儿的啼声。

大风吹动红色的车轮,马车在风中奔驰如飞。

我们纵情遨游,逍遥自在,好希望能这样过一千年。

注释

(1)公宴:群臣受公家之邀而侍宴。

(2)公子:这里是指曹丕。

(3)敬爱:一作“爱敬”。

(4)西园:在邺城(今河北临漳)西。一说指玄武苑。

(5)飞盖:轻便行进飞快的车。

(6)景:指月光。

(7)列宿:众星。

(8)参差:不齐的样子。

(9)被:覆盖。

(10)长坂:斜坡。

(11)朱华:指芙蓉,即荷花。

(12)冒:覆盖。

(13)飚:回风。

(14)丹毂:用红色涂饰的毂。毂:车轮中心的圆木。

(15)辇:古代人拉的车,后多指皇室和贵族所用的车。

(16)飘飖:随风飘动。这里用来形容逍遥、游乐。

(17)千秋:千年,意思是一辈子。

(18)若斯:如此。

全文拼音版

gōngyàn
gōngjìngàizhōngyànzhī
qīngyóu西yuánfēigàixiāngzhuīsuí
míngyuèchéngqīngjǐngliè宿xiùzhèngcēn
qiūlánbèichángbǎnzhūhuámào绿chí
qiányuèqīnghǎoniǎomínggāozhī
shénbiāojiēdānqīngniǎnsuífēng
piāoyáofàngzhìqiānqiūchángruò

作者介绍

曹植(192—232),字子建,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之子,曹丕之弟。其诗赋辞采华茂,情感深挚,代表作《洛神赋》《七步诗》等展现非凡才情,被誉为“建安之杰”。早年受曹操宠爱,后因曹丕猜忌备受压制。诗以五言为主,开六朝绮丽文风先河,钟嵘《诗品》称其“骨气奇高,词采华茂”。谢灵运有“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独得八斗”之誉,足见其文学地位。

曹植的诗

相关推荐

公安县怀古

〔唐代〕杜甫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

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公莫舞歌

〔唐代〕李贺

方花古础排九楹,刺豹淋血盛银罂。

华筵鼓吹无桐竹,长刀直立割鸣筝。

横楣粗锦生红纬,日炙锦嫣王未醉。

腰下三看宝玦光,项庄掉鞘栏前起。

材官小尘公莫舞,座上真人赤龙子。

芒砀云端抱天回,咸阳王气清如水。

铁枢铁楗重束关,大旗五丈撞双环。

汉王今日须秦印,绝膑刳肠臣不论。

公安送韦二少府匡赞

〔唐代〕杜甫

逍遥公后世多贤,送尔维舟惜此筵。

念我能书数字至,将诗不必万人传!

时危兵甲黄尘里,日短江湖白发前。

古往今来皆涕泪,断肠分手各风烟。

公子行

〔唐代〕顾况

轻薄儿,面如玉,紫陌春风缠马足。

双蹬悬金缕鹘飞,长衫刺雪生犀束。

绿槐夹道阴初成,珊瑚几节敌流星。

红肌拂拂酒光狞,当街背拉金吾行。

朝游鼕鼕鼓声发,暮游鼕鼕鼓声绝。

入门不肯自升堂,美人扶踏金阶月。

公无渡河

〔唐代〕李白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波滔天,尧咨嗟。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

其害乃去,茫然风沙。

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

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

箜篌所悲竟不还。

公子重耳对秦客

〔先秦〕佚名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

以告舅犯。舅犯曰:“孺子其辞焉。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父死之谓何?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能说之?孺子其辞焉!”

公子重耳对客曰:“君惠吊亡臣重耳。身丧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哀,以为君忧。父死之谓何?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

稽颡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

子显以致命于穆公。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稽颡而不拜,则未为后也,故不成拜。哭而起,则爱父也。起而不私,则远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