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建康过京口呈刘季高

〔宋代〕叶梦得

客路重经黄鹄前,故人仍得暂留连。

长枪大剑笑安用,白发苍颜空自怜。

照野已惊横雉堞,蔽江行见下楼船。

灞陵醉尉无人识,漫对云峰说旧年。

作品简介

《赴建康过京口呈刘季高》是宋代诗人叶梦得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作于南宋小朝廷与金人达成议和之后,诗中描绘了故友重逢、时局动荡、国防薄弱、诗人虽官小但却有复国之志,表现了两位友人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和议的深为不满。全诗诗意悲慨苍凉、情辞苦涩。

创作背景

高宗绍兴八年戊午(1138年),和议开始之后,当时主和派窃取了大权,南宋小朝廷媚敌求和,执行投降政策将成事实,诗人此时以江东安抚制置叶梦大使兼知建康府的身份,在赴任途中,道经镇江,怀着满腔悲愤,访晤了知得镇江府友人刘季高,感叹时事,赋呈此诗,表现对国事的共同忧虞。

翻译注释

翻译

仕宦生流浪惯,又来到黄鹄山前。老朋友久别重逄,多少心中事,悲痛难言。

笑问手上长枪、腰间大剑可似当年,如今白发满头尘满面,空辛苦,有谁怜。

战地前沿,城头雉堞起烽烟,江防易破,敌舰如云快似弦。

最可惜的是,灞陵醉尉,愚忠戇直无人识。对着云山冷笑,强忍悲愤,不愿说当年。

注释

(1)黄鹄:黄鹄山,镇江名山。

(2)雉堞:城上排列如齿状的作掩护用的矮墙,此指防守的堡垒。

(3)醉尉:语出《李广列传》,诗人以之自喻。

全文拼音版

jiànkāngguòjīngkǒuchéngliúgāo
zhòngjīnghuángqiánrénréngzànliúlián
zhǎngqiāngjiànxiàoānyòngbáicāngyánkōnglián
zhàojīnghéngzhìdiéjiāngxíngjiànxiàlóuchuán
língzuìwèirénshímànduìyúnfēngshuōjiùnián

作者介绍

叶梦得(1077—1148),字少蕴,号石林居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居住乌程(今属浙江)。宋哲宗赵煦绍圣四年(1097)进士,宋徽宗时官翰林学士。南渡后,任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行营留守,积极参加抗金的斗争。晚年居吴兴卞山,以读书吟咏自乐。其词受苏轼影响,特别是晚年的词作,“能于简淡时出雄杰”,间有感怀国事之作。也能诗。

叶梦得的诗

相关推荐

赴洛道中作二首·其一

〔魏晋〕陆机

总辔登长路,呜咽辞密亲。

借问子何之?世网婴我身。

永叹遵北渚,遗思结南津。

行行遂已远,野途旷无人。

山泽纷纡馀,林薄杳阡眠。

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巅。

哀风中夜流,孤兽更我前。

悲情触物感,沉思郁缠绵。

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赴彭州山行之作

〔唐代〕高适

峭壁连崆峒,攒峰叠翠微。

鸟声堪驻马,林色可忘机。

怪石时侵径,轻萝乍拂衣。

路长愁作客,年老更思归。

且悦岩峦胜,宁嗟意绪违。

山行应未尽,谁拂玩芳菲?

赴洛道中作二首·其二

〔魏晋〕陆机

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

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

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

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

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

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

赴阙

〔宋代〕文天祥

楚月穿春袖,吴霜透晓鞯。

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

役役惭金注,悠悠欢瓦全。

丈夫竟何事,一日定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