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冬日即事》是北宋文豪苏轼的一首即事抒怀之作。此词以冬日休务为背景,上阕写友人聚会场景,"低唱微吟"显文人雅趣,"坐中人半醉"与"帘外雪将深"构成温馨与清冷的意境对比。下阕笔锋陡转,"狂御史"典故暗含对官场倾轧的讽刺,"凄风寒雨"喻仕途险恶,末句"问囚长损气,见鹤忽惊心"更是直抒为官之累与归隐之思。全词在闲适表象下暗藏激愤,展现了苏轼豪放词风中深沉的一面。
临江仙·冬日即事
自古相从休务日,何妨低唱微吟。天垂云重作春阴。坐中人半醉,帘外雪将深。
闻道分司狂御史,紫云无路追寻。凄风寒雨是骎骎。问囚长损气,见鹤忽惊心。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正月,李公恕自京东转运判官召赴汴京,路过徐州,苏轼作《临江仙·冬日即事》该词相赠。
翻译注释
翻译
到了自古以来的休假日,无事可做,只有靠低唱轻吟来消磨时光。天低云重春日阴沉沉,室内宴席座上的人已经半醉,室外雪花不停地飘落,地上的积雪愈来愈厚。
想效仿杜牧的狂放,可惜今日没有紫云。凄风冷雨,时光匆匆催人很紧,审讯囚犯时间长了会损气,见到飞翔的鹤鸟时感到自愧惊心。
注释
(1)临江仙: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乐章集》入“仙吕调”,《张子野词》入“高平调”。双调小令,上下片共六十字,平韵格。
(2)即事:任事,作事。
(3)休务:停止公务,即休假。宋人习用语。
(4)坐:同“座”。
(5)闻道分司狂御史,紫云无路追寻:据唐孟棨《本事诗》载,杜牧为御史分司洛阳时,一日参加司徒李愿的宴会,席间询问谁是名叫紫云的歌妓,李愿指给杜牧看。杜牧凝视良久,说:“名不虚传,应当把她送给我。”李愿俯首而笑,众歌妓也回头开颜一笑。杜牧又饮了三杯酒,然后站起来放声吟诵了一首诗:“华堂今日绮筵开,谁唤分司御史来?忽发狂言惊满座,两行红粉一时回。”此处反其意而用之,说宴会未设美妓声乐之欢。
(6)骎骎:疾速的样子。
(7)问囚:指审案断狱等公务。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苏轼的诗
相关推荐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临江仙·柳絮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临江仙·庭空客散人归后
庭空客散人归后,画堂半掩珠帘。林风淅淅夜厌厌。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
春光镇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穷!金窗力困起还慵。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
临江仙·昨夜个人曾有约
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一钩新月几疏星。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
原是瞿唐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小阑干外寂无声。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
临江仙·送钱穆父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砌花含露两三枝。如啼恨脸,魂断损容仪。
香烬暗消金鸭冷,可堪辜负前期。绣襦不整鬓鬟欹。几多惆怅,情绪在天涯!
临江仙·大风雨过马当山
雨骤风驰帆似舞,一舟轻度溪湾。人家临水有无间。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
绝代才人天亦喜,借他只手回澜。而今无复旧词坛。马当山下路,空见野云还。
临江仙·碧染长空池似镜
碧染长空池似镜,倚楼闲望凝情。满衣红藕细香清。象床珍簟,山障掩,玉琴横。
暗想昔时欢笑事,如今赢得愁生。博山炉暖澹烟轻。蝉吟人静,残日傍,小窗明。
临江仙·烟收湘渚秋江静
烟收湘渚秋江静,蕉花露泣愁红。五云双鹤去无踪,几回魂断,凝望向长空。
翠竹暗留珠泪怨,闲调宝瑟波中。花鬟月鬓绿云重,古祠深殿,香冷雨和风。
临江仙·都城元夕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觚棱。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