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子·咏江南

〔元代〕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作品简介

《水仙子·咏江南》是元代文学家张养浩创作的散曲。这首小令写江南风光,以江水为中心展现出丛丛芰荷、点点画船、云淡天高、鸥鸟飞翔的秋光和酒旗飘扬、画檐相连的市景。画面开阔悠远,富于立体感,风格清逸。全曲纯用白描手法,将大大小小、远远近近的十种景物,构成一幅很有特色的江南水乡图。情韵生动,意态万千,所以最后以「爱杀江南」作结,既是必然之笔,又显得收束有力。古今写秋,常带秋萧飒、悲凉气氛,而此曲却不同,它不仅毫无悲凉色彩,字里行间还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富有乐观主义色彩情调。

创作背景

江南如画的景色和柔美的女子从来都让文人们为之魂牵梦绕,作者生长在北国,此次来到江南,当地的种种风物人情自然让他大开眼界。本来,对于秋之清爽怡人的了解.作者是并不缺乏的,但此地所以能让他为之陶醉并感叹不已,都是因为江南秋色在清爽怡人中又多了旖旎的风姿.温暖的人情味,少了些寒冷萧瑟。看着从天边驶来的小舟,让心情随着风中的酒旗一同舒展,摇摆、这时候,作者感觉到从未有过的畅快和惬意,因而写下了《水仙子·咏江南》这首散曲。

翻译注释

翻译

一江烟水映着晴翠山峦的云气,两岸的人家画檐连着画檐,一片荷花浮在水中秋光安宁闲淡。看沙鸥往来翻飞舞姿翩翩,香风透出珠帘在十里岸边弥漫。画船仿佛从天边驶来,酒旗高挑随风招展,多么可爱的水乡江南。

注释

(1)一江:满江,整个江面。

(2)烟水:烟霭笼罩着的水面。

(3)照:倒映。

(4)岚:山里的雾气。

(5)画檐:有画饰的屋檐。

(6)芰荷:出水的荷叶,亦指荷花。

(7)秋光淡:因为成丛的荷叶挺拔茂密,以至秋光也显得淡了。

(8)再三:多次,不断的样子。

(9)卷香风十里珠帘:“十里香风卷珠帘”的倒装。珠帘,珍珠缀成或饰有珍珠的帘子。

(10)画船:装饰华美的游船。

(11)酒旗:也叫酒帘,俗称“望子”,是以布缀于竿头、高悬于店门前的酒家标帜。

(12)飐:风吹物动的样子。

(13)杀:通“煞”,非常、甚。用在动词后表示动词程度之深。

全文拼音版

shuǐxiānzi··yǒngjiāngnán
jiāngyānshuǐzhàoqínglánliǎngànrénjiājiēhuàyáncóngduànqiūguāngdànkànshāōuzàisānjuǎnxiāngfēngshízhūliánhuàchuánértiānbiānzhìjiǔérfēngwàizhǎnàishājiāngnán

作者介绍

张养浩(1269—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元武宗朝,入拜监察御史,因批评时政被免职。后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散曲多写归隐生活,寄寓对时政的不满,怀古和写景之作也各具特色。有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以及《归田类稿》《云庄集》。《全元散曲》录其小令一百六十一首,套数二套。

张养浩的诗

相关推荐

水仙子·怀古

〔元代〕张可久

秋风远塞皂雕旗,明月高台金凤杯。红妆肯为苍生计,女妖娆能有几?

两蛾眉千古光辉:汉和番昭君去,越吞吴西子归。战马空肥。

水仙子·寻梅

〔元代〕乔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袭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水仙子·舟中

〔元代〕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

水仙子·自足

〔元代〕杨朝英

杏花村里旧生涯,瘦竹疏梅处士家。深耕浅种收成罢。

酒新篘,鱼旋打,有鸡豚竹笋藤花。客到家常饭,僧来谷雨茶,闲时节自炼丹砂。

水仙子·归兴

〔元代〕张可久

淡文章不到紫薇郎,小根脚难登白玉堂。远功名却怕黄茅瘴。

老来也思故乡,想途中梦感魂伤。云莽莽冯公岭,浪淘淘扬子江,水远天长。

水仙子·游越福王府

〔元代〕乔吉

笙歌梦断蒺藜沙,罗绮香馀野菜花。乱云老树夕阳下,燕休寻王谢家,恨兴亡怒煞些鸣蛙。铺锦池埋荒甃,流杯亭堆破瓦,何处也繁华?

水仙子·相思

〔元代〕刘庭信

恨重叠重叠恨恨绵绵恨满晚妆楼,愁积聚积聚愁愁切切愁斟碧玉瓯,懒梳妆梳妆懒懒设设懒爇黄金兽。泪珠弹弹珠泪泪汪汪汪汪不住流,病身躯身躯病病恹恹病在我心头。花见我我见花花应憔瘦,月对咱咱对月月更害羞。与天说说与天天也还愁。

水仙子·喻纸鸢

〔元代〕佚名

丝纶长线寄天涯,纵放由咱手内把。纸糊披就里没牵挂,被狂风一任刮,线断在海角天涯。收又收不下,见又不见他,知他流落在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