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干

〔宋代〕王安石

雪干云净见遥岑,南陌芳菲复可寻。

换得千颦为一笑,春风吹柳万黄金。

作品简介

《雪干》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雪后春景。前二句描写了积雪消融、阴云散净、晴空万里、芳菲随处可见的景致,说明了迷人的春天又回到了人间,送来了美好景色;后二句主要写春柳在和风送暖的吹拂之中,千枝万条柔媚可人,在明媚的阳光下随着春风摇荡出金色光泽。全诗语言形象生动,诗人化腐朽为神奇,写出春风之德、春风之力,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创作背景

王安石曾两度任宰相,又两度罢相。再次罢相之后,晚年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雪干》此诗作于早春一阵雪后,当系晚年之作,而其具体创作年份难以确考。

翻译注释

翻译

天气晴朗,积雪渐渐消融,远处的高山也依稀可见,在南面田野里,芬芳的花草又可以随处找到了。

无数次的皱眉,此刻都换成了笑颜,春风将杨柳吹拂得好似万缕金丝在随风飘扬。

注释

(1)雪干:雪水因天晴而干。

(2)遥岑:远山。岑,小而高的山。

(3)南陌:此指南面的田野。陌,田间的小路。

(4)芳菲:指芬芳的花草。

(5)颦:皱眉。此处以“千颦”喻柳叶秋冬之时不能生长,犹如女子眉头紧缩。或谓“千颦”喻天阴雨雪已有很久。

(6)万黄金:喻指杨柳。

全文拼音版

xuěgàn
xuěgànyúnjìngjiànyáocénnánfāngfēixún
huànqiānpínwèixiàochūnfēngchuīliǔwànhuángjīn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江西临川人。他主持“熙宁变法”,推行青苗法、募役法等新政,力图富国强兵,虽争议巨大却影响深远。文学成就斐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文峭拔简劲,政论犀利,代表作《元日》《泊船瓜洲》等传诵千古。晚年退居江宁(今南京),潜心著述。谥号“文”,世称王文公,其改革精神与文学造诣对后世影响深远。

王安石的诗

相关推荐

雪夜感旧

〔宋代〕陆游

江月亭前桦烛香,龙门阁上驮声长。

乱山古驿经三折,小市孤城宿两当。

晚岁犹思事鞍马,当时那信老耕桑。

绿沉金锁俱尘委,雪洒寒灯泪数行。

〔宋代〕尤袤

睡觉不知雪,但惊窗户明。

飞花厚一尺,和月照三更。

草木浅深白,丘塍高下平。

饥民莫咨怨,第一念边兵。

〔宋代〕欧阳修

新阳力微初破萼,客阴用壮犹相薄。

朝寒棱棱风莫犯,莫雪緌緌止还作。

驱驰风云初惨淡,炫晃山川渐开廓。

光芒可爱初日照,润泽终为和气烁。

美人高堂晨起惊,幽士虚窗静闻落。

酒垆成径集瓶罂,猎骑寻踪得狐貉。

龙蛇扫处断复续,猊虎团成呀且攫。

共贪终岁饱麰麦,岂恤空林饥鸟雀。

沙墀朝贺迷象笏,桑野行歌没芒屩。

乃知一雪万人喜,顾我不饮胡为乐。

坐看天地绝氛埃,使我胸襟如洗瀹。

脱遗前言笑尘杂,搜索万象窥冥漠。

颍虽陋邦文士众,巨笔人人把矛槊。

自非我为发其端,冻口何由开一噱。

雪后到乾明寺遂宿

〔宋代〕苏轼

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

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

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鹊弄新晴。

更须携被留僧榻,待听催檐泻竹声。

雪夜小饮赠梦得

〔唐代〕白居易

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

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

久将时背成遗老,多被人呼作散仙。

呼作散仙应有以,曾看东海变桑田。

雪夜感怀

〔清代〕吴殳

酒尽灯残夜二更,打窗风雪映空明。

驰来北马多骄气,歌到南风尽死声。

海外更无奇事报,国中惟有旅葵生。

不知冰冱何时了,一见梅花眼便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