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少年·年时酒伴》是宋代词人曹组的一首感怀词。此词以“年时”三叠开篇,通过追忆往昔的欢聚、春色与酒伴,反衬如今漂泊天涯的孤寂。上阕“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点明时节与羁旅之愁;下阕“念过眼、光阴难再得”直抒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结句“登临恨无语,把阑干暗拍”以动作传情,含蓄深沉。全词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代婉约词中常见的时空对照与人生怅惘。
忆少年·年时酒伴
年时酒伴,年时去处,年时春色。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
念过眼、光阴难再得。想前欢、尽成陈迹。登临恨无语,把阑干暗拍。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忆少年·年时酒伴》此词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从内容推断,应是曹组中年后所作。宋代文人常因仕宦、战乱而漂泊异乡,词中“天涯为客”正反映了这一时代背景。曹组本人虽曾任官职,但生平事迹不显,词中“前欢尽成陈迹”或暗指个人际遇的起伏。清明时节的特殊氛围(扫墓、怀人)更强化了词人对往昔的追忆与现实的孤寂,与柳永《雨霖铃》“此去经年”的羁旅之叹异曲同工。
翻译注释
翻译
回想起往年的这个时候,与朋友们一起喝酒作伴,去过的那些地方,欣赏过的春色,真是令人怀念。转眼间清明节又快到了,可我却漂泊在天涯,成了异乡的客人。
想到这些转瞬即逝的光阴真是难以再得,以前那些欢乐的时光,现在都已成了过去,成了回忆。我独自登上高处远望,满心遗憾却说不出话来,只能默默地拍打着栏杆,抒发内心的愁绪。
注释
(1)忆少年:是北宋词人晁补之创制的一个词牌。
(2)阑干:用竹、木、砖石或金属等构制而成,设于亭台楼阁或路边、水边等处作遮拦用。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曹组的诗
相关推荐
忆少年·别历下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成陈迹。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
忆少年·一钩斜月
一钩斜月,一声新雁,一庭秋露。黄花初放了,小金铃无数。
燕子已辞秋社去,剩香泥,旧时帘户。重阳将近也,又满城风雨。
忆少年·逢春如酒
逢春如酒,逢花如露,逢人如玉。东风送寒去,蔚温温香縠。
海上三山元似粟。试招来、共藏金屋。与君醉千岁,看人间新绿。
忆少年·陇首山
陇云溶泄,陇山峻秀,陇泉呜咽。行人暂驻马,已不胜愁绝。
上陇首、凝眸天四阔。更一声、塞雁凄切。征书待寄远,有知心明月。
太清舞·云軿羽幰仙风举
云軿羽幰仙风举。指丹霄烟雾。
行作玉京朝,趁两班鹓鹭。
玲珑环佩拥霓裳,却自有、箫韶随步。
含笑嘱芳筵,后会须来赴。
忆少年·春闺
春尘如雨,春风如醉,春光如梦。
春花独对也,只春波微动。
剪破春阴春色好,更春情落红催送。
萋萋春草碧,恰补春愁空。
忆少年·低摇扇子
低摇扇子,笑拈花朵,半窥帘户。
空庭怯花落,况黄昏微雨。六曲屏山遮翠雾。
便思量、也无情绪。双双白蝴蝶,向花间飞去。
忆少年·题施肇曾松陵共证图
宦游倦矣,逃禅逃酒,家园春色。
杨花最堪笑,老天涯为客。继佛印、东坡非赤壁。
有衡阳、道元侍侧。一襟软红外,剩松阴漾碧。
太清舞·武陵自古神仙府
武陵自古神仙府。有渔人迷路。
洞户迸寒泉,泛桃花容与。
寻花逶逦见灵光,舍扁舟、飘然入去。
注目渺红霞,有人家无数。
太清舞·须臾却有人相顾
须臾却有人相顾。把肴桨来聚。
礼数既雍容,更衣冠淳古。
渔人方问此何乡,众颦眉、皆能深诉。
元是避嬴秦,共携家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