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写清明时节西湖游春的热闹繁华景象,特别着重描绘日暮回城时喧哗熙攘的情景,着意描绘游春的欢乐气氛,从侧面来写西湖之美。这首词写得人欢景艳,别具一格,不乏动人之处。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此词作于皇祐元年(1049年)欧阳修任杭州知州期间。北宋时的西湖经钱镠、苏轼等治理,已成游览胜地。词中"朱轮钿车"反映杭州"参差十万人家"(柳永词)的富庶,"总是花"则印证《梦粱录》记载的南宋临安"四野如市"的踏青盛况。欧阳修通过此词,将唐代长安"曲江游宴"的贵族文化,转化为更具市民气息的节日书写,展现了北宋都市生活的鲜活画卷。
翻译注释
翻译
清明上巳西湖风光好:满眼车水马龙,艳装春服,到处都是一片繁华热闹。拥挤的湖边吵吵嚷嚷,那是谁家在争道?红色车轮的细车闪着金光,在翠绿的垂柳下穿行而过。
傍晚时分游人才相随离去,酒醒的,酒醉的,一片喧哗。游人连成一串,渐行渐远,道路弯转,湖堤也歪斜变化。从提岸直到城头,一路上满是头上簪花的游人。
注释
(1)上巳:节日名,古时以阴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这一天人们多到水边嘻游,以消除不祥。
(2)西湖:指颍州西湖。
(3)争道:游人车辆争先而行。
(4)朱轮:漆着红色的轮子。汉制,太守所乘之车,以红漆涂轮。
(5)钿车:嵌上金丝花纹作为装饰的车子。
(6)相将:相随,相携,即手牵手。
(7)醉醒:醉酒的人和酒醒的人。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欧阳修的诗
相关推荐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采桑子·宝钗楼上
宝钗楼上妆梳晚,懒上秋千。闲拔沉烟,金缕衣宽睡髻偏。
鳞鸿不寄辽东信,又是经年。弹泪花前,愁入春风十四弦。
采桑子·彭浪矶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采桑子·画船载酒西湖好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采桑子·九日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采桑子·水亭花上三更月
水亭花上三更月,扇与人闲。弄影阑干。玉燕重抽拢坠簪。
心期偷卜新莲子,秋入眉山。翠破红残。半簟湘波生晓寒。
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