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董大》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七言绝句,以壮阔意象抒写豪迈的离别之情。前两句"黄云""雪雁"的塞外风光,渲染出雄浑悲凉的氛围;后两句突转豪语,"莫愁"的劝慰与"谁人不识"的反问,在逆境中迸发激昂意气。全诗将"荒寒-知己-天下"的情感逻辑贯穿始终,突破传统送别诗的伤感模式,展现盛唐边塞诗人"慷慨多气"的胸襟,被誉为"唐代送别诗第一"。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别董大》此诗作于天宝六载(747年)高适与琴师董庭兰(董大)在睢阳(今河南商丘)分别时。时诗人未仕,董大亦遭冷落,但诗中"天下识君"的壮语,既显盛唐士人的自信,也暗含对现实不公的抗议。作品继承鲍照"丈夫生世会几时"的豪放传统,其乐观精神直接影响岑参"功名只向马上取"等作,今商丘古城立有"高适别董大"主题雕塑。
翻译注释
翻译
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
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
注释
(1)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
(2)白日曛:太阳黯淡无光。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
(3)谁人:哪个人。
(4)君:你,这里指董大。
全文拼音版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作者介绍
高适(704—765),字达夫,唐代著名边塞诗人,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其诗雄浑豪放,多写边塞风光与军旅生活,与岑参并称“高岑”,代表作《燕歌行》《别董大》等慷慨悲壮,展现盛唐气象。早年潦倒,后从军边塞,官至淮南、剑南节度使,封渤海县侯,是唐代诗人中仕途最显达者之一。诗风质朴刚健,充满建功立业之志,为边塞诗派杰出代表。
相关推荐
悯农·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