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休秀才归岭中

〔唐代〕刘沧

南泛孤舟景自饶,蒹葭汀浦晚萧萧。

秋风汉水旅愁起,寒木楚山归思遥。

独夜猿声和落叶,晴江月色带回潮。

故园新过重阳节,黄菊满篱应未凋。

作品简介

《送李休秀才归岭中》是唐代诗人刘沧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深秋送别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时空转换,展现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复杂情感。诗歌首联"南泛孤舟景自饶,蒹葭汀浦晚萧萧"描绘送别时的场景,孤舟南泛、蒹葭萧萧的意象奠定了全诗萧瑟的基调。颔联"秋风汉水旅愁起,寒木楚山归思遥"直抒胸臆,点明旅愁归思的主题。颈联"独夜猿声和落叶,晴江月色带回潮"转入想象,以声衬静,构思新颖。尾联"故园新过重阳节,黄菊满篱应未凋"则笔锋一转,遥想故乡重阳景象,寄托美好祝愿。

翻译注释

翻译

你乘一叶孤舟向南远行,沿途风景虽美却显寂寥,芦苇丛生的水岸在暮色中更添萧瑟。

秋风吹过汉水,激起游子羁旅之愁,楚地寒山枯木,令归乡之思愈发悠长。

夜深人静时,猿啼声与落叶相伴,晴朗的江面上,月光随潮水起伏荡漾。

遥想故乡刚刚过完重阳佳节,篱边的黄菊应当还未凋谢吧。

注释

(1)李休秀才:诗人友人,生平不详。“秀才”在唐代指科举应试的读书人。

(2)岭中:指五岭(大庾、骑田、都庞、萌渚、越城)以南地区,今广东、广西一带,唐代属偏远之地。

(3)蒹葭:芦苇,象征漂泊与离愁。

(4)汀浦:水边平地

(5)寒木:秋冬时节的枯木。

(6)回潮:往复的潮汐。

(7)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传统赏菊的节日。

全文拼音版

sòngxiūxiùcáiguīlǐngzhōng
nánfànzhōujǐngráojiānjiātīngwǎnxiāoxiāo
qiūfēnghànshuǐchóuhánchǔshānguīyáo
yuánshēngluòqíngjiāngyuèdàihuícháo
yuánxīnguòzhòngyángjiéhuángmǎnyīngwèidiāo

作者介绍

刘沧(生卒年不详),字蕴灵,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初,屡应进士举不第,曾漫游齐鲁、吴越、荆楚、巴蜀等地。大中八年(854),登进士第,授华原尉,时己白发苍苍。后官龙门令。工七律,风格与许浑、赵嘏相近。有《刘沧诗》一卷。《全唐诗》编诗一卷。

刘沧的诗

相关推荐

送王昌龄

〔唐代〕李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送范德孺知庆州

〔宋代〕黄庭坚

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

敌人开户玩处女,掩耳不及惊雷霆。

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

阿兄两持庆州节,十年骐驎地上行。

潭潭大度如卧虎,边头耕桑长儿女。

折冲千里虽有余,论道经邦政要渠。

妙年出补父兄处,公自才力应时须。

春风旍旗拥万夫,幕下诸将思草枯。

智名勇功不入眼,可用折箠笞羌胡。

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

〔唐代〕李白

我来扬都市,送客回轻舠。

因夸楚太子,便观广陵涛。

仙尉赵家玉,英风凌四豪。

维舟至长芦,目送烟云高。

摇扇对酒楼,持袂把蟹螯。

前途倘相思,登岳一长谣。

送朱生

〔宋代〕欧阳修

万物各有役,无心独浮云。

遂令幽居客,日与山云亲。

植桂比芳操,佩兰思洁身。

何必濯于水,本无缨上尘。

送人

〔唐代〕杜牧

鸳鸯帐里暖芙蓉,低泣关山几万重。

明镜半边钗一股,此生何处不相逢。

送韦整尉长沙

〔唐代〕张祜

远远长沙去,怜君利一官。

风帆彭蠡疾,云水洞庭宽。

木客提蔬束,江乌接饭丸。

莫言卑湿地,未必乏新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