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楼》是唐代女诗人薛涛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的前两句描述想象的吴江的人和景色。中间两句由天空向谯楼,再向城墙,最后到江中的渔船,这是由上而下的观察描写。最后两句由景及人,小儿和君,提及江南的美景,这应该是薛涛借眼前景来想象正在江南的儿子与丈夫。从薛涛的写作手法来看,该诗先从自身感觉出发,再由幻想到现实,由远至近,由上而下;由朦胧而清晰,由抽象而具体,由自然到人工,再由景物到身旁的人物行为依序写出。
江月楼
秋风仿佛吴江冷,鸥鹭参差夕阳影。
垂虹纳纳卧谯门,雉堞眈眈俯渔艇。
阳安小儿拍手笑,使君幻出江南景。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江月楼》此诗为元和九年(814年)秋,薛涛登临阳安(即唐时简州)之江月楼所作。登高揽胜的开阔视野,唤起薛涛对飘泊生活的悸动与对故乡的思念。所以薛涛写下这首诗,在风物流利的诗意中,蕴涵怀乡之情。
翻译注释
翻译
秋风回旋,河水涟漪,及至人身,感到凉意。鸥鹭结伴而飞,在夕阳的映照下,投射出参差不齐的影子。
彩虹如桥,横跨谯门之上。城墙好像眈视着水中的渔船。
阳安城的小孩拍手欢呼雀跃。使人幻想出江南吴江的美景。
注释
(1)江月楼:据《蜀景汇考》,江月楼在简州东,“壮丽甲于西蜀”。
(2)吴江:这里指代江南,薛涛的丈夫和儿子正好在江南。
(3)参差:不整齐。
(4)谯门:即谯楼,城门上用来瞭望的楼。
(5)雉堞:城墙。
(6)阳安:楼在古简阳县地西南三里,有三国时期的阳安关,故别称“阳安”。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薛涛的诗
相关推荐
江上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江南意
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一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江南旅情
楚山不可极,归路但萧条。
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
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
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楼旧感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江城子·咏史
湿云全压数峰低。影凄迷,望中疑。非雾非烟,神女欲来时。若问生涯原是梦,除梦里,没人知。
江行寄远
刳木出吴楚,危槎百余尺。
疾风吹片帆,日暮千里隔。
别时酒犹在,已为异乡客。
思君不可得,愁见江水碧。
江上寄元六林宗
霜落江始寒,枫叶绿未脱。
客行悲清秋,永路苦不达。
沧波眇川汜,白日隐天末。
停棹依林峦,惊猿相叫聒。
夜分河汉转,起视溟涨阔。
凉风何萧萧,流水鸣活活。
浦沙净如洗,海月明可掇。
兰交空怀思,琼树讵解渴。
勖哉沧洲心,岁晚庶不夺。
幽赏颇自得,兴远与谁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