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代〕孟浩然

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

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

作品简介

《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这是孟浩然诗集中少有的一组边塞诗。诗中写胡地的乐器琵琶、羌笛和胡笳,诗人因听到悲愁的边地乐曲,悲叹昭君出塞的艰辛,遥想边关将士的思乡愁苦,创造出一个关山夜月,胡乐盈耳,征人望乡,愁思萦回的境界。这组诗出语自然,不事雕琢,意境浑厚,感情真切、含蕴,词气苍然,哀思无限。

创作背景

《凉州词二首》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至开元二十三年(735),孟浩然第二次赴长安拜谒名流,以期赏识,求举荐入仕未果。

翻译注释

翻译

浑然天成的紫檀木配以金屑文饰,用它做成的琵琶声音洪亮,直上云霄。

这里与胡地相隔万里之遥,怎能忍受昭君出塞时所奏琵琶曲勾起的思乡之情呢?

注释

(1)凉州:唐时属陇右道,今甘肃武威。

(2)浑成:天然生成。

(3)紫檀:紫檀木,紫红色,质地坚实,多用做贵重家具和乐器。

(4)金屑文:即金屑纹,指紫檀木天然生成的金色纹路。金屑,黄色花粉。文,同“纹”。

(5)琵琶:乐器名。

(6)声入云:形容声音高昂悲越。

(7)迢迢:形容遥远的样子。

(8)那堪:哪里能忍受。

(9)马上:指琵琶为马上所奏的乐曲。

(10)明君:即王昭君,西汉元帝时宫女。后以赐匈奴呼韩邪单于,入胡为阏氏。

全文拼音版

liángzhōuèrshǒu··
húnchéngtánjīnxièwénzuòshēngyún
tiáotiáosānwànkānshàngsòngmíngjūn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其诗清淡自然,多写隐逸生活与山水风光,代表作《春晓》《过故人庄》等语言质朴,意境悠远。与王维并称“王孟”,同为盛唐田园诗派代表。虽终身未仕,却名重诗坛。李白赞其“风流天下闻”。其诗以五言见长,风格恬淡,对后世山水田园诗影响深远。

孟浩然的诗

相关推荐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唐代〕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凉思

〔唐代〕李商隐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凉州行

〔唐代〕王建

凉州四边沙皓皓,汉家无人开旧道。

边头州县尽胡兵,将军别筑防秋城。

万里人家皆已没,年年旌节发西京。

多来中国收妇女,一半生男为汉语。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

驱羊亦著锦为衣,为惜毡裘防斗时。

养蚕缫茧成匹帛,那将绕帐作旌旗。

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