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是唐代诗人宋之问创作的一首以牛郎织女传说为主题的五言律诗。该诗通过精巧的天文意象与民俗符号的融合,构建出独特的七夕文化意境。
全诗以"仙星媛"(织女)为叙事主体,首联交代年度相会的时空背景;颔联"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生动呈现唐代七夕乞巧习俗;颈联"云请""日输"化用《淮南子》天文神话;尾联则通过"天上日殊"的时空观,将短暂相会升华为永恒。诗人将星象观测(织女星)、物候特征(蟋蟀)、民俗活动(蛛丝卜巧)与神话想象完美结合,在工整的律诗格律中注入鲜活的生活气息。
此诗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其"天人对应"的双重叙事结构:既描写天上神仙的爱情,又暗喻人间女子的祈愿。这种"天上-人间"的镜像书写,典型体现了唐代七夕诗词"咏双星而写众生"的创作范式,对后世秦观《鹊桥仙》"金风玉露一相逢"的意境创造具有启发意义。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评此诗:"星月之辉,巧拙之辨,尽在八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