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一首五言律诗,以咏物寄怀的手法赞颂松树的高洁品格。首联“郁郁高岩表,森森幽涧陲”勾勒出松树生长于险峻环境的雄姿;颔联“鹤栖君子树,风拂大夫枝”化用典故(鹤象征高士,松树被秦始皇封为“五大夫”),赋予松树人文精神;颈联“百尺条阴合,千年盖影披”极写其挺拔与长青;尾联“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直抒胸臆,以松喻人,强调坚贞不屈的节操。全诗语言凝练,对仗工整,借物抒怀,展现盛唐咏物诗的典型风格。
松
郁郁高岩表,森森幽涧陲。
鹤栖君子树,风拂大夫枝。
百尺条阴合,千年盖影披。
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繁盛的松树生长在高山之上,茂密的松树也长在幽涧之畔。
白鹤栖息伴青松,清风拂荡数虬枝。
长到百尺,树下尽绿荫;活到千年,松影皆覆盖。
凛冽的冬寒始终改变不了它的坚韧向上。这种坚贞不屈的节操,希望你能够知道。
注释
(1)郁郁:繁盛的样子。
(2)高岩:高峻的山。
(3)森森:茂密高耸的样子。
(4)幽:深远的样子。
(5)陲:边。
(6)君子树:指松、柏。
(7)大夫枝:指大夫松,又称为大夫树、大夫材。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登秦山时遇疾风暴雨,躲雨松下,故封其树为五大夫松,此处指松树。
(8)劲节:坚贞不屈的节操。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秋江送别二首·其一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
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木兰花令·次马中玉韵
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犹旦暮。故将别语恼佳人,要看梨花枝上雨。
落花已逐回风去。花本无心莺自诉。明朝归路下塘西,不见莺啼花落处。
江南旅情
楚山不可极,归路但萧条。
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
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
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
酬刘和州戏赠
池边新种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妒,今年好为使君开。
西长安行
所思兮何在?乃在西长安。
何用存问妾?香䙞双珠环。
何用重存问?羽爵翠琅玕。
今我兮闻君,更有兮异心。
香亦不可烧,环亦不可沉。
香烧日有歇,环沉日自深。
田家元日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人生长恨水长东。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
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浩歌一曲酒千钟。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
黄头郎
黄头郎,捞拢去不归。
南浦芙蓉影,愁红独自垂。
水弄湘娥珮,竹啼山露月。
玉瑟调青门,石云湿黄葛。
沙上蘼芜花,秋风已先发。
好持扫罗荐,香出鸳鸯热。
鹧鸪天·送叶梦锡
家住东吴近帝乡,平生豪举少年场。十千沽酒青楼上,百万呼卢锦瑟傍。
身易老,恨难忘,尊前赢得是凄凉。君归为报京华旧,一事无成两鬓霜。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一
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
黄鹄翅垂雨,苍鹰饥啄泥。
蓟门谁自北,汉将独征西。
不意书生耳,临衰厌鼓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