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欢·客中》是元代散曲家张可久所作的一首散曲,这首散曲开头两句,点出滞留“客中”的缘由;三、四两句概述奔波仕途的艰苦;“青泥小剑关,红叶湓江岸,白草连云栈”这样三个对仗工整的短句,形成鼎足式的对语,具体描写“艰难”之状;最后两句以深沉的慨叹作结,尤觉悲愤之至,也流露了对功名富贵的鄙薄。这首散曲中的鼎足对与结尾的合璧对,十分精工;再加上色调的有意组合配搭,使意境极为鲜明。
殿前欢·客中
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雁,行路艰难。青泥小剑关,红叶湓江岸,白草连云栈。功名半纸,风雪千山。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殿前欢·客中》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已不可考。张可久一生仕途崎岖,才华横溢却不得志,统治者极端轻视知识分子,作者内心充满了矛盾。这首散曲便是作者为抒发感慨不平,酸楚隐衷的感受而写的。
翻译注释
翻译
遥望京师长安,前程渺茫而两鬓斑斑。我追随那南来北往的征雁,经历多少险难。泥泞路滑青泥岭,蜀中天险小剑关,红叶纷飞湓江岸,白草飞沙连云栈。得了个半纸功名,穿越风雪千山。
注释
(1)征雁:指来往于南北两地的大雁。
(2)行路艰难:喻求取功名的艰难。
(3)青泥小剑关:指青泥岭如同剑关。
(4)湓江岸:指白居易《琵琶行》中所写之地。
(5)白草:北方之草,坚挺。
(6)连云栈:在今陕西汉中,为古时川陕通道。
(7)功名半纸:形容功名微不足道。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张可久的诗
相关推荐
殿前欢·登会波楼
四围山,会波楼上倚阑干。大明湖铺翠描金间,华鹊中间。爱江心六月寒。荷花绽,十里香风散。被沙头啼鸟,唤醒这梦里微官。
殿前欢·观音山眠松
老苍龙,避乖高卧此山中。岁寒心不肯为梁栋,翠蜿蜒俯仰相从。
秦皇旧日封,靖节何年种?丁固当时梦。半溪明月,一枕清风。
殿前欢·梅花
月如牙,早庭前疏影印窗纱。逃禅老笔应难画,别样清佳。
据胡床再看咱,山妻骂:为甚情牵挂?大都来梅花是我,我是梅花。
殿前欢·对菊自叹
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
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问花不语,花替人愁。
殿前欢·离思
月笼沙,十年心事付琵琶。相思懒看帷屏画,人在天涯。
春残豆蔻花,情寄鸳鸯帕,香冷荼蘼架。旧游台榭,晓梦窗纱。
殿前欢·夏
柳扶疏,玻璃万顷浸冰壶。流莺声里笙歌度,士女相呼。有丹青画不如。迷归途,又撑入荷花深处。知他是西湖恋我、我恋西湖?
殿前欢·懒云巢
懒云巢,碧天无际雁行高。玉箫鹤背青松道,乐笑逍遥。
溪翁解冷淡嘲,山鬼放揶揄笑,村妇唱糊涂调。风涛险我,我险风涛。
殿前欢·碧云深
碧云深,碧云深处路难寻。数椽茅屋和云赁,云在松阴。
挂云和八尺琴,卧苔石将云根枕,折梅蕊把云梢沁。云心无我,云我无心。
殿前欢·懒云凹
懒云凹,按行松菊讯桑麻。声名不在渊明下,冷淡生涯。
味偏长凤髓茶,梦已随胡蝶化,身不入麒麟画。莺花厌我,我厌莺花。
殿前欢·捻冰髭
捻冰髭,绕孤山枉了费寻思。自逋仙去后无高士,冷落幽姿,道梅花不要诗。休说推敲字,效杀颦难似。知他是西施笑我,我笑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