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含羞倚醉不成歌》是北宋文学家张耒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着力描写了一个温香红暖的环境,制造出一个感情的氛围,其中含情脉脉、多愁善感的美貌女子,筵席上歌别情郎;词的下片写出她敏感地意识到来日的孤独与忧伤,顿时心乱迷离。整首词采用离别前后对比的手法,表现出女子情意绵绵、神思惝恍的情态。
少年游·含羞倚醉不成歌
含羞倚醉不成歌。纤手掩香罗。偎花映烛,偷传深意,酒思入横波。
看朱成碧心迷乱,翻脉脉、敛双蛾。相见时稀隔别多。又春尽、奈愁何。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据说张耒这首词的写作时间是元丰七年(1084年),当时他在开封南边的咸平做县丞,咸平古为通许镇现为通许县。赵德麟《侯鲭录》卷一:“张文潜初官通许,喜营妓刘淑女。”《少年游·含羞倚醉不成歌》这首词便是张耒写给刘淑女的。
翻译注释
翻译
酒上脸庞、羞容满面的女子,为情郎唱起了送别之歌。她斜倚身体,娇音断续。香罗掩面,半遮半躲。她倚着屏花,红烛映衬着泛起红霞的脸,借着微醉的酒意,如秋水盈盈般的眼中,暗送情意。
茫然而视,迷迷的眼中分不清是红是绿,愁思顿起,黯然神伤,蹙起双眉。欢聚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而分别的日子却又是那样漫长。春天又将随着情郎的离别而离开身边,这无端的愁绪怎么打发得了。
注释
(1)少年游:词牌名。此调始见于晏殊《珠玉词》,因词有“长似少年时”句,取以为名。又名“少年游令”“小阑干”“玉腊梅枝”。《乐章集》《张子野词》入“林钟商”,《清真集》分入“黄钟”“商调”。
(2)掩香罗:以罗袖遮面。
(3)偎:依傍。
(4)横波:犹秋波,含情脉脉的目光。
(5)看朱成碧:指心乱眼花,把红色看成绿色。南朝梁王僧孺《夜愁示诸宾》:“谁知心眼乱,看朱忽成碧。”
(6)翻:反而。
(7)脉脉:含情貌。
(8)敛双蛾:皱眉。蛾:古代女子画眉如蚕蛾触须细长而曲。
(9)奈愁何:意即无计消愁。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张耒的诗
相关推荐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少年游·重阳过后
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朱阑向晓,芙蓉妖艳,特地斗芳新。
霜前月下,斜红淡蕊,明媚欲回春。莫将琼萼等闲分,留赠意中人。
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少年游·并刀如水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少年游·枫林红透晚烟青
枫林红透晚烟青,客思满鸥汀。二十年来,无家种竹,犹借竹为名。
春十未了秋十到,老去万缘轻。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
少年游·垂杨门外
垂杨门外,疏灯影里,上马帽檐斜。紫陌霜浓,青松月冷,炬火散林鸦。
酒醒起看西窗上,翠竹影交加。跌宕歌词,纵横书卷,不与遣年华。
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
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
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不似当时,小楼冲雨,幽恨两人知。
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
栏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少年游·草
春风吹碧,春云映绿,晓梦入芳茵。软衬飞花,远连流水,一望隔香尘。
萋萋多少江南恨,翻忆翠罗裙。冷落闲门,凄迷古道,烟雨正愁人。
少年游·戏平甫
双螺未合,双蛾先敛,家在碧云西。别母情怀,随郎滋味,桃叶渡江时。
扁舟载了,匆匆归去,今夜泊前溪。杨柳津头,梨花墙外,心事两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