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元夕》是诗人王国维创作的词作,被整理收录在王国维的词稿《人间词话》甲稿之中。王国维在上半片写了衣裳光鲜的女郎,华灯交映,一切都是美好的样子。下半片却是由美好状回到现实,初写鱼龙飞舞,车水马龙,最后月色寂静,鸡鸣灯熄。这首词的写作手法与传统写元宵的词并无二致,通过写元夜的欢娱,突出了现实的无奈。整体来说艺术特点以叙述为主,渲染出元宵的热闹,衬托出作者的内心世界。
踏莎行·元夕
绰约衣裳,凄迷香麝,华灯素面光交射。天公倍放月婵娟,人间解与春游冶。
乌鹊无声,鱼龙不夜,九衢忙杀闲车马。归来落月挂西窗,邻鸡四起兰釭灺。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据佛雏先生引王国维父亲王乃誉日记记载:1904年正月十三日,王国维偕弟王国华自海宁到上海,当时他担当上海的《教育世界》的主编,十五日,王国维带着弟弟游上海元宵节。《踏莎行·元夕》这首词就是记录上海的元宵灯火的盛状。
翻译注释
翻译
街上是穿着光鲜时髦衣服的女郎,整条街都散发着各色香味,华丽的灯光照射在女郎们姣好的面孔上。天上的月亮更加的明亮了,人们感到春意,开始到处游玩。
乌鸦和鹊雀都没了,鱼龙这些百戏玩耍起来,每条大街都是车水马龙,这是一个不夜城。游玩回家月已经快下山了,四邻的鸡也开始打鸣了,天也要亮了,桌上的油灯也熄灭了。
注释
(1)踏莎行:词牌名,又名“踏雪行”“踏云行”“柳长春”“惜余春”“转调踏莎行”等。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
(2)绰约:柔婉美好。
(3)凄迷:迷离。
(4)香麝:麝香味。
(5)华灯:彩灯。
(6)素面:美人白皙的脸。
(7)婵娟:色态美好。
(8)解:懂,知道。
(9)游冶:出游寻乐。
(10)鱼龙:古代的百戏中的一种。
(11)不夜:没有黑夜。
(12)九衢:纵横交叉的大道,繁华的夜市。
(13)忙杀:忙极了。
(14)兰釭灺:油灯熄灭。
全文拼音版
相关推荐
踏莎行·小径红稀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踏莎行·雪似梅花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踏莎行·题草窗词卷
白石飞仙,紫霞凄调。断歌人听知音少。几番幽梦欲回时,旧家池馆生青草。
风月交游,山川怀抱。凭谁说与春知道。空留离恨满江南,相思一夜苹花老。
踏莎行·祖席离歌
祖席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
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踏莎行·初春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帘宛转为谁垂,金衣飞上樱桃树。
故国茫茫,扁舟何许,夕阳一片江流去。碧云犹叠旧河山,月痕休到深深处。
踏莎行·秋入云山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
进退存亡,行藏用舍。小人请学樊须稼。衡门之下可栖迟,日之夕矣牛羊下。
去卫灵公,遭桓司马。东西南北之人也。长沮桀溺耦而耕,丘何为是栖栖者。
踏莎行·元夕
拨雪寻春,烧灯续昼。暗香院落梅开后。无端夜色欲遮春,天教月上官桥柳。
花市无尘,朱门如绣。娇云瑞雾笼星斗。沈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
踏莎行·柳絮风轻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春阴院落帘垂地。碧溪影里小桥横,青帘市上孤烟起。
镜约关情,琴心破睡。轻寒漠漠侵鸳被。酒醒霞散脸边红,梦回山蹙眉间翠。
踏莎行·巧夕
驱鹊营桥,呼蟾出海,朝朝暮暮遥相望。谁知风雨此时来,银河便有些波浪。
玉兔迷离,金鸡嘲哳,二星无语空惆怅。元来上界也多魔,天孙长怨牵牛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