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杂咏

〔清代〕林则徐

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作品简介

《塞外杂咏》是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作品。诗作于公元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作者被遣戍新疆伊犁途中。诗写望天山,抒发感想,饶有风趣。前两句作者描绘了天山雄伟壮丽的的景象,写自己被谪贬伊犁,旅途中只有天山相伴,表现了寂寞孤独之感。后两句写“笑”写“难消”,表面上写开朗旷达,实际上流露出身处逆境的无奈,表达了年事已高、壮志未酬的伤感之情。

翻译注释

翻译

天山雪峰,数以万计,笏一般陡峭,玉一般洁白,它们导着作者西行,一路上与作者为伴、互慰寂寥。

被贬途中,只有寂寥雪山相伴,忧心如焚却无人倾诉,只能与山灵相对笑,扼腕长叹,一夜黑发变银丝,报国无门的愤懑心情难以消除。

注释

(1)万笏:天山群峰。笏,古代朝会时所拿的一种狭长板子,有事则书于上,以免遗忘,形似一曲背老人。这里以其形状群峰。

(2)琼瑶:美玉,比喻天山上的积雪。

(3)寂寥:这里是寂寞、空虚之意。

(4)满头晴雪:指诗人的白发。

(5)共难消:与天山上的积雪一样不易消除。

全文拼音版

sāiwàiyǒng
tiānshānwànsǒngqióngyáodǎo西xíngbànliáo
shānlíngxiāngduìxiàomǎntóuqíngxuěgòngnánxiāo

作者介绍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一字少穆,号唉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嘉庆九年(1804年)举人,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御史、浙江盐运使、江苏巡抚,以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后为陕西巡抚,擢云贵总督,因病辞归。咸丰初,命为钦差大臣,赴广西督办军务,至潮州病卒,谥文忠。遗著有《云左山房诗钞》和《文钞》等。

林则徐的诗

相关推荐

塞路初晴

〔唐代〕雍陶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

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

行子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塞下曲·结束浮云骏

〔唐代〕高适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

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

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塞下曲·其六

〔唐代〕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烟将飞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