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

〔金代〕赵可

霜树重重青嶂小,高栋飞云,正在霜林杪。九日黄花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老。

翠色有无眉淡扫。身在西山,却爱东山好。流水极天横晚照,酒阑望断西河道。

作品简介

《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是宋代词人赵可所作的词,词人在重阳节后,登高饮酒,面对深秋傍晚的景色,排遣思乡怀人的愁怀。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秋山晚景图,青嶂、霜林、斜阳、流水点缀其间,让人无限神往。从高楼眺望,有咫尺千里之势。抒发了若隐若现的乡思,流露了解甲归田的思想,清丽卓然,使全词形成了一种高旷中略带沉郁的格调。

创作背景

《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这首词的具体创作年代已无从得知。该词当为重阳节后词人登燕京(今北京)西山而作。词中说“九日黄花才过了”,而登高饮酒的目的,从“一尊聊慰秋容老”来看,似乎是为了抚慰秋光,但词的收尾句“酒阑望断西河道”,却透露了词人的真实心理,因重阳节而引起的思乡怀人之情,似乎还萦绕心头,只不过不愿对人倾诉而已,所以为了排遣思乡怀人的苦闷,而作下该词。

翻译注释

翻译

霜树重重叠叠远山显得越来越小,流动的云团高高的楼阁仿佛就在林梢之上。九月九日重阳节刚刚过去,一杯菊花酒聊以自慰衰老的容颜。

翠绿山色若有若无就像淡扫的眉黛。而今虽在西山却喜爱归隐东山。流水连天夕阳横照于水里,酒尽高楼眺望那通往家乡的西河道风光。

注释

(1)青嶂:青色的山峦。

(2)高栋飞云:王勃《滕王阁序》:“画栋朝飞南浦云。”

(3)杪:一般指树枝的细梢。

(4)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5)黄花:菊花。

(6)秋容:衰老的容颜。

(7)翠色有无:山色迷濛,若隐若现。

(8)眉淡扫:山如美人未施铅华的眉毛。古人以山喻眉,后亦有以眉喻山者,如李商隐《代赠》:“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

(9)西山:北京西部山地的统称,南起拒马河,北至南口附近的关沟,属太行山脉。

(10)东山:指东晋谢安隐居的东山,后人以“东山之志”、“高卧东山”指隐居。此指向往隐逸生活。

(11)晚照:杜甫《秋野》:“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12)酒阑:酒宴将尽。

(13)西河:战国时魏地,一般指今山西、陕西间黄河左右地带,此指山西。

全文拼音版

fèng··shuāngshùchóngchóngqīngzhàngxiǎo
shuāngshùchóngchóngqīngzhàngxiǎogāodòngfēiyúnzhèngzàishuānglínmiǎojiǔhuánghuācáiguòliǎozūnliáowèiqiūrónglǎo
cuìyǒuméidànsǎoshēnzài西shānquèàidōngshānhǎoliúshuǐtiānhéngwǎnzhàojiǔlánwàngduàn西dào

作者介绍

赵可(?—1189),字献之,号玉峰散人,泽州高平(今山西高平)人。贞元二年(公元1154年)登进士第,大定二十七年(公元1187年),以翰林待制出使高丽。归国后,累官至翰林直学士。少轻俊,文章健捷,博学高才,卓荦不羁。诗词俱工,有声场屋间、其词内容较为广泛。入翰林后,一时诏诰多出其手,典雅工丽,为人推服,《大金得胜陀颂碑》碑文即出自其手笔。元好问称其“风流有文采。诗、乐府皆传于世”。

赵可的诗

相关推荐

蝶恋花·送祐之弟

〔宋代〕辛弃疾

衰草残阳三万顷。不算飘零,天外孤鸿影。几许凄凉须痛饮,行人自向江头醒。

会少离多看两鬓。万缕千丝,何况新来病。不是离愁难整顿,被他引惹其他恨!

蝶恋花·春日

〔明代〕陈子龙

雨外黄昏花外晓,催得流年,有恨何时了。燕子乍来春又老,乱红相对愁眉扫。

午梦阑珊归梦杳,醒后思量,踏遍闲庭草。几度东风人意恼,深深院落芳心小。

蝶恋花·见说随帆瞻九面

〔清代〕王夫之

见说随帆瞻九面。碧藕花开,朵朵波心现。晓日渐飞金碧颤。晶光返射湘江练。

谁遣迷云生绝巘。苍水仙踪,雾锁灵文篆。帝女修眉愁不展。深深未许人间见。

蝶恋花·小雨初晴逥晚照

〔宋代〕王诜

小雨初晴逥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

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

蝶恋花·河中作

〔宋代〕赵鼎

尽日东风吹绿树。向晚轻寒,数点催花雨。年少凄凉天付与,更堪春思萦离绪。

临水高楼携酒处。曾倚哀弦,歌断黄金缕。楼下水流何处去,凭栏目送苍烟暮。

蝶恋花·十二楼前生碧草

〔近代〕邵瑞彭

十二楼前生碧草。珠箔当门,团扇迎风小。赵瑟秦筝弹未了,洞房一夜乌啼晓。

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锦字无凭南雁杳,美人家在长干道。

蝶恋花·一朵江梅春带雪

〔宋代〕赵鼎

一朵江梅春带雪。玉软云娇,姑射肌肤洁。照影凌波微步怯。暗香浮动黄昏月。

谩道广平心似铁。词赋风流,不尽愁千结。望断江南音信绝。陇头行客空情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