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长安主人壁

〔唐代〕孟浩然

久废南山田,叨陪东阁贤。

欲随平子去,犹未献甘泉。

枕籍琴书满,褰帷远岫连。

我来如昨日,庭树忽鸣蝉。

促织惊寒女,秋风感长年。

授衣当九月,无褐竟谁怜。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久废南山田,叨陪东阁贤。

很久没有回家了,也没有打理自家的庄园,而在京城这长时间,看来自己也不配让贤士们天天陪我了。

欲随平子去,犹未献甘泉。

也想像张衡那样归田隐居。再最后一搏像扬雄那样,也写一篇赋自荐。

枕籍琴书满,褰帷远岫连。

看着满床的书和琴,却仕途无门,撩开帷幔,只见远处群山相连。

我来如昨日,庭树忽鸣蝉。

时间飞逝,仿佛觉得自己是昨天才来京城,突然听见庭中树上传来阵阵蝉鸣。

促织惊寒女,秋风感长年。

蟋蟀的声音使感到天气寒意的女子一惊,习习秋风中,不但感到了寒意,更感叹年华的流逝。

授衣当九月,无褐竟谁怜。

织布制衣都完成了,可是诗人却没得穿,无人相怜。

注释

(1)南山田:浩然在观山下的田园,因岘山在北郭林间之南,故称南山。

(2)东阁贤:说的是汉武帝朝时的宰相公孙弘,在自家院墙的东面开了一个门,并专门建了房舍,供招揽的贤士居住,这也是成语“东阁待贤”的出处。

(3)平子:东汉张衡字平子,曾作《归田赋》。

(4)甘泉:指扬雄的《甘泉赋》。

(5)籍:全诗校“一作席。”陶渊明《时运》“清琴横床,浊酒半壶。”

(6)促织:蟋蟀,《易通·系卦》“蟋蟀之虫,随阴迎阳,居壁向外,促妇女织续女工。

(7)长年:年长者。

(8)授衣:《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题长安主人壁拼音版

chángānzhǔrén
jiǔfèinánshāntiántāopéidōngxián
suípíngyóuwèixiàngānquán
zhěnqínshūmǎnqiānwéiyuǎnxiùlián
láizuótíngshùmíngchán
zhījīnghánqiūfēnggǎnchángnián
shòudāngjiǔyuèjìngshuílián

作品简介

《题长安主人壁》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以寄居长安客舍为背景,抒写诗人求仕无成、归隐不得的矛盾心境。首联自嘲久荒田园、虚陪朝贤的尴尬;颔联借张衡(平子)归田与扬雄献赋之典,道出进退两难;颈联写客舍琴书与远山相连,暗喻志在林泉;尾联以秋蝉鸣树、促织惊寒、无褐谁怜等意象,倾诉寒士之悲。全诗语言简淡而情感沉郁,展现了孟浩然诗风中深藏的仕隐挣扎。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其诗清淡自然,多写隐逸生活与山水风光,代表作《春晓》《过故人庄》等语言质朴,意境悠远。与王维并称“王孟”,同为盛唐田园诗派代表。虽终身未仕,却名重诗坛。李白赞其“风流天下闻”。其诗以五言见长,风格恬淡,对后世山水田园诗影响深远。孟浩然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长安遇冯著

〔唐代〕韦应物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长安春望

〔唐代〕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长安晚秋

〔唐代〕赵嘏

云雾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西长安行

〔魏晋〕傅玄

所思兮何在?乃在西长安。

何用存问妾?香䙞双珠环。

何用重存问?羽爵翠琅玕。

今我兮闻君,更有兮异心。

香亦不可烧,环亦不可沉。

香烧日有歇,环沉日自深。

长安早春旅怀

〔唐代〕白居易

轩车歌吹諠都邑,中有一人向隅立。

夜深明月卷帘愁,日暮青山望乡泣。

风吹新绿草芽坼,雨洒轻黄柳条湿。

此生知负少年春,不展愁眉欲三十。

题长安赵氏园

〔宋代〕晁说之

长安池馆郁峥嵘,此地偏多客子情。

秋晚寒藤侵石瘦,夜深熟果落池惊。

后生解识南山趣,先德元高戎夏声。

感时暂来添白发,南山曾见汉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