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诗》是晋代僧人史宗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写僧人无欲无忧的人生观;后三联写僧人清虚自守、腾腾任运、万虑俱忘、悠然自适的修道生涯,这也是僧人修行生活的理想境界。诗中运用了佛教与道家的典故,语言质朴,诗意明白,体现了诗人超脱自然的心态。
咏怀诗
有欲苦不足,无欲亦无忧。
未若清虚者,带索被玄裘。
浮游一世间,泛若不系舟。
方当毕尘累,栖志老山丘。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据《高僧传》记载,史宗常在广陵白土埭上放声而歌,自得其乐。有时有人赏他一些钱财,他旋即又施舍给当地民众。这时檀祗正在江都令任上,听说后颇以为奇,召来府中。史宗应对敏捷,无所拘执。谈儒说佛,博贯古今,并当场赋下此诗。檀祗知他不是寻常之人,厚赐布帛,遣还所在。
翻译注释
翻译
有欲求就会因不满足而苦恼,没有什么所求也就会无愁无忧。
真不如那清虚无为的山僧,腰系草索身披玄色衣裘。
飘飘悠悠云游在大干世界,任意泛行就像没有系住的舟。
要将心中万种尘虑都去尽,一生的志趣就是栖隐在山丘。
注释
(1)索:绳索。
(2)玄裘:僧衣。
(3)浮游一世间,泛若不系舟:语本《庄子·列御寇》:“饱食而敖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敖游者也。”喻无欲无忧,漂泊不定。不轻舟:意为漂浮不定的船,用以比喻顺任自然或漂泊不定。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咏史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咏白海棠·秋容浅淡映重门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咏史八首·其四
济济京城内,赫赫王侯居。
冠盖荫四术,朱轮竟长衢。
朝集金张馆,暮宿许史庐。
南邻击钟磬,北里吹笙竽。
寂寂扬子宅,门无卿相舆。
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
言论准宣尼,辞赋拟相如。
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
咏路
赤路如龙蛇,不知几千丈。
出没山水间,一下复一上。
伊予独何为,与之同俯仰。
咏美人春游
江南二月春,东风转绿蘋。
不知谁家子,看花桃李津。
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
行人咸息驾,争拟洛川神。
咏廿四气诗·惊蛰二月节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一
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
萧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
战士食糟糠,贤者处蒿莱。
歌舞曲未终,秦兵已复来。
夹林非吾有,朱宫生尘埃。
军败华阳下,身竟为土灰。
咏雪
腊转鸿钧岁已残,东风剪水下天坛。
剩添吴楚千汪水,压倒秦淮万里山。
风竹婆娑银凤舞,云松偃蹇玉龙寒。
不知天上谁横笛,吹落琼花满世间。
咏贫士七首·其七
昔在黄子廉,弹冠佐名州。
一朝辞吏归,清贫略难俦。
年饥感仁妻,泣涕向我流。
丈夫虽有志,固为儿女忧。
惠孙一晤叹,腆赠竟莫酬。
谁云固穷难,邈哉此前修。
咏荔枝
世间珍果更无加,玉雪肌肤罩绛纱。
一种天然好滋味,可怜生处是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