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书事寄薛戴

〔唐代〕李端

朔雁去成行,哀蝉响如昨。

时芳一憔悴,暮序何萧索。

笑语且无聊,逢迎多约略。

三山不可见,百岁空挥霍。

故事尽为愁,新知无复乐。

夫君又离别,而我加寂寞。

惠远纵相寻,陶潜只独酌。

主人恩则厚,客子才自薄。

委曲见提携,因循成蹇剥。

论边书未上,招隐诗还作。

贵者已朝餐,岂能敦宿诺。

飞禽虽失树,流水长思壑。

千里寄琼枝,梦寐青山郭。

长安书事寄薛戴拼音版

chángānshūshìxuēdài
shuòyànchéngxíngāichánxiǎngzuó
shífāngqiáocuìxiāosuǒ
xiàoqiěliáoféngyíngduōyuēlüè
sānshānjiànbǎisuìkōnghuīhuò
shìjǐnwèichóuxīnzhī
jūnyòubiéérjiā
huìyuǎnzòngxiāngxúntáoqiánzhǐzhuó
zhǔrénēnhòucáibáo
wěijiànxiéyīnxúnchéngjiǎn
lùnbiānshūwèishàngzhāoyǐnshīháizuò
guìzhěcháocānnéngdūn宿nuò
fēiqínsuīshīshùliúshuǐzhǎng
qiānqióngzhīmèngmèiqīngshānguō

作者介绍

李端(743—782),字正己,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官至杭州司马。其诗才思敏捷,工于七言,《听筝》《闺情》等作婉丽细腻;《胡腾儿》写西域舞者,生动传神。晚年隐居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作为大历诗坛代表,其诗兼具南朝清丽与盛唐余韵,《全唐诗》存其诗三卷,对中唐诗歌通俗化倾向有一定影响。李端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长安倦客行

〔清代〕周金然

长安有倦客,杜门仍息机。

朝来古寺看松归,道逢青骢举鞭挥。

朱颜不复同须眉,藐菇之姿冰雪儿。

低头三思前致词,君当有术陟鼎司。

答言公等何专愚,公解鼓瑟今好竽。

金门总无山泽癯,吓哉腐鼠鲁国儒。

盍归盍归遂其初,何水是樵山是渔。

输边卜式上公车,有口但读计然书。

千足彘,千石鱼,东国礼钱三万余,承旨揖公典石渠。

长安书怀投知己

〔唐代〕李频

所学近雕虫,知难谒至公。

徒随众人后,拟老一生中。

间岁家书到,经荒世业空。

心悬沧海断,梦与白云通。

玉漏声连北,银河气极东。

关门迢递月,禁苑寂寥鸿。

地广身难束,时平道独穷。

萧条苔长雨,淅沥叶危风。

久愧干朝客,多惭别钓翁。

因依非不忝,延荐况曾蒙。

与善应无替,垂恩本有终。

霜天摇落日,莫使逐孤蓬。

长安梦

〔清代〕邝露

武帝横汾继大风,凤衔丹诏出关中。

神羊高固能升铎,金马杨庄解荐雄。

苜蓿未移沙苑雪,葡萄终引馺娑宫。

十年留滞周南客,梦入长杨看射熊。

长安桃李花

〔明代〕沈周

长安桃李花,下有万人行。

人人各有役,一人牵一情。

孜孜彼因利,汲汲此为名。

相逢不相通,飞尘暗春城。

白日夜还晓,青春歇复荣。

黑发倏皓首,绝迹迨无生。

长安杂诗十二首·其三

〔明代〕陈琏

奥区数雍州,形胜闻天下。

洪河带泾渭,终南亘太华。

褒斜接陇首,崤函扼中夏。

秦穆恃险阻,建国遂称霸。

始皇嗣遗绪,并吞靡遑暇。

不知恢至德,惟务逞雄诈。

国祚甫二传,功业竟沦谢。

孰知奉春君,能反沛公驾。

长安杂诗十二首·其七

〔明代〕陈琏

纵目咸阳原,陵墓高嶙峋。

佳气久萧索,秋雨暗荆榛。

重泉閟玉匣,芳草埋石麟。

神灵竟何在,倏经千百春。

偶思薛平事,茫昧奚足云。

张侯有高识,允矣社稷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