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牡丹

〔宋代〕王曙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枣花虽然很小,但能结果实。桑叶虽然柔软,却能养蚕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可笑牡丹花大得像斗,却什么也不能作,不过白白长一条枝子。

注释

(1)咏牡丹:亦指王随,王曙作。牡丹:多年生落叶小灌木,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

(2)桑叶: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又名家桑、荆桑、桑椹树、黄桑等。

(3)斗大:大如斗。对小的物体,形容其大。

咏牡丹拼音版

yǒngdān
zǎohuāzhìxiǎonéngchéngshísāngsuīróujiě
kānxiàodāndǒuchéngshìyòukōngzhī

作品简介

《咏牡丹》是宋代诗人王曙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采用对比手法,通过枣花结果、桑叶吐丝的实际功用,反衬牡丹虽花朵硕大艳丽却无实用价值的特性。前两句以“枣花至小”“桑叶虽柔”起兴,赞美微小之物亦能结实、吐丝,贡献于世;后两句笔锋一转,以“堪笑”讽刺牡丹空有华美外表(“如斗大”),既不能结果亦不能产丝,最终徒留空枝。全诗语言质朴,借物喻理,表达了宋代士人注重实用、反对虚浮的价值观,对当时社会追逐奢华之风具有批判意义。

作者介绍

王曙(963—1034),字晦叔,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太宗淳化三年进士。累官知益州,为政峻严。仁宗天圣七年,以工部侍郎参知政事。以疾请罢,出知陕州,徙河南府,复召为枢密使。景祐元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性喜佛,深自抑损,方严简重。卒谥文康。有文集及《周书音训》、《唐书备问》等。

相关诗文

牡丹

〔唐代〕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牡丹

〔唐代〕柳浑

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窠。

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戎葵不校多。

牡丹

〔唐代〕罗隐

艳多烟重欲开难,红蕊当心一抹檀。

公子醉归灯下见,美人朝插镜中看。

当庭始觉春风贵,带雨方知国色寒。

日晚更将何所似,太真无力凭阑干。

牡丹

〔唐代〕韩琮

桃时杏日不争浓,叶帐成阴始放红。

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

名移兰杜千年后,贵擅笙歌百醉中。

如梦如仙忽零落,暮霞何处绿屏空。

牡丹花

〔唐代〕罗隐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