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与可墨竹》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为好友文同(字与可)所画的墨竹题写的一首诗。文同是宋代著名画家,尤擅画竹,开创“湖州竹派”,苏轼深受其影响。此诗赞美文同画竹的洒脱自在,称其诗、书、画俱佳,已达“竹三昧”(即画竹的最高境界)。诗中“举世知珍之,赏会独予最”表达苏轼对文同艺术的独到理解,而“谁云死生隔,相见如龚隗”则借典故抒发对亡友的深切怀念。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苏轼对艺术与友情的珍视。
题文与可墨竹
故人文与可为道师王执中作墨竹,且谓执中勿使他人书字,待苏子瞻来,令作诗其侧。与可既没八年而轼始还朝,见之,乃赋一首。
斯人定何人,游戏得自在。
诗鸣草圣余,兼入竹三昧。
时时出木石,荒怪轶象外。
举世知珍之,赏会独予最。
知音古难合,奄忽不少待。
谁云死生隔,相见如龚隗。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为人豪放如此洒脱不羁。
诗词造诣声名远扬,草书艺术成就高,可与怀素比肩;画竹子也能形神兼备,画出其神韵。
竹子似乎每时每刻都从树木和石头中长出来,荒诞离奇超乎常理之外。
世人都认为此画可作珍宝,但只有我才能真正欣赏期中妙处。
自古知音难寻觅,倏忽之间你等我太长时间。
谁说咱们生死相隔,即便如此不耽误你我成为知音。
注释
(1)斯人:此人。
(2)游戏:游乐嬉戏;玩耍。
(3)荒怪:荒诞离奇。
(4)举世:整个人世。
(5)奄忽:忽然,突然。
(6)龚隗:喻生死相隔的知交。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苏轼的诗
相关推荐
题袁氏别业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题滁州醉翁亭
四十未为老,醉翁偶题篇。
醉中遗万物,岂复记吾年。
但爱亭下水,来从乱峰间。
声如自空落,泻向雨檐前。
流入岩下溪,幽泉助涓涓。
响不乱人语,其清非管弦。
岂不美丝竹,丝竹不胜繁。
所以屡携酒,远步就潺湲。
野鸟窥我醉,溪云留我眠。
山花徒能笑,不解与我言。
惟有岩风来,吹我还醒然。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杨次公春兰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丈夫身在要有立,逆虏运尽行当平。
何时夜出五原塞,不闻人语闻鞭声。
题春绮遗像
人亡有此忽惊喜,兀兀对之呼不起。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
同死焉能两相见?一双白骨荒山里。
及我生时悬我睛,朝朝伴我摩书史。
漆棺幽閟是何物?心藏形貌差堪拟。
去年欢笑已成尘,今日梦魂生泪泚。
题三会寺苍颉造字台
野寺荒台晚,寒天古木悲。
空阶有鸟迹,犹似造书时。
题广昌馆
白水龙飞已几春,偶逢遗迹问耕人。
丘坟发掘当官路,何处南阳有近亲。
题灞池二首·其二
开门望长川,薄暮见渔者。
借问白头翁,垂纶几年也。
题游侠图
大雪满天地,胡为仗剑游?
欲谈心里事,同上酒家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