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乱山四倚》是清代词人王国维在1907年11月游长城创作的一首词,收录在《人间词》乙稿中。词上半片描述了游览长城沿途的景色,下半片由写景回到人生哲理的探讨。王国维这首词采取了由景及理的写作手法,用景来触动内心世界,用一种哲理思维方式来写出自己的人生世界观。
减字木兰花·乱山四倚
乱山四倚,人马崎岖行井底。路逐峰旋,斜日杏花明一山。
销沉就里,终古兴亡离别意。依旧年年,迤逦骡纲度上关。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春,王国维与友人在南口、居庸关、青龙桥一带游历,看到太行山脉经商的骡队,感慨从古至今,人们的生存不变,于是在途中作《减字木兰花·乱山四倚》此词。
翻译注释
翻译
两山相对而立,人马在曲折的道路上行进就像在井里一样。路逐渐在山峰上旋转而上,走出山涧斜阳杏花相映,使山又一明亮。
人生销沉在历史长河中,至始至终兴衰生死离别都在其中。年复一年,在太行山都有骡队贩货而上居庸关。
注释
(1)减字木兰花:词牌名,又名“减兰”“木兰香”“天下乐令”“玉楼春”“偷声木兰花”“木兰花慢”等。此调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2)四倚:谓从四面贴近。
(3)崎岖:道路险阻不平貌。
(4)逐:随着。
(5)旋:转。
(6)销沉:消逝,沉没。
(7)就里:个中,内中。
(8)迤逦:曲折连绵貌。
(9)骡纲:指结队而行驮载货物的骡群。纲,成运货的组织。
全文拼音版
相关推荐
减字木兰花·莎衫筠笠
莎衫筠笠。正是村村农务急。绿水千畦。惭愧秧针出得齐。
风斜雨细。麦欲黄时寒又至。馌妇耕夫。画作今年稔岁图。
减字木兰花·楼台向晓
楼台向晓。淡月低云天气好。翠幕风微。宛转梁州入破时。
香生舞袂。楚女腰肢天与细。汗粉重匀。酒后轻寒不著人。
减字木兰花·盈盈泪眼
盈盈泪眼。往日青楼天样远。秋月春花,输与寻常姊妹家。
水村山驿。日暮行云无气力。锦字偷裁,立尽西风雁不来。
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
淮山隐隐,千里云峰千里恨。淮水悠悠,万顷烟波万顷愁。
山长水远,遮断行人东望眼。恨旧愁新,有泪无言对晚春。
减字木兰花·送东武令赵晦之
贤哉令尹,三仕已之无喜愠。我独何人,犹把虚名玷缙绅。
不如归去,二顷良田无觅处。归去来兮,待有良田是几时。
减字木兰花·皋兰被径
皋兰被径,月底栏干闲独凭。修竹娟娟,风里时闻响佩环。
蓦然深省,起踏中庭千个影。依尽人间,一梦钧天只惘然。
减字木兰花·伤怀离抱
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扁舟岸侧,枫叶荻花秋索索。细想前欢,须著人间比梦间。
减字木兰花·冬至
晓云舒瑞。寒影初回长日至。罗袜新成。更有何人继后尘。
绮窗寒浅。尽道朝来添一线。秉烛须游。已减铜壶昨夜筹。
减字木兰花·花丛冷眼
花丛冷眼,自惜寻春来较晚。知道今生,知道今生那见卿。
天然绝代,不信相思浑不解。若解相思,定与韩凭共一枝。
减字木兰花·腊前三白
腊前三白,春到西园还见雪。红紫花迟,借作东风万玉枝。
归田计决,麦饭熟时应快活。身在高楼,心在山阴一叶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