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是唐代诗人卢纶的边塞诗名篇,为五言绝句。此诗以浓缩的笔法展现雪夜追击的紧张场景:首句"月黑雁飞高"以反常物候暗示战况突变;次句点明敌军溃逃;后两句"轻骑逐"与"满弓刀"形成动静对比,戛然而止的结尾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全诗仅二十字却包含起承转合,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评其"愈促愈缓,神韵自远",是唐代边塞诗中"以少总多"的典范之作。
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据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考证,《塞下曲》此诗作于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年),时卢纶在河中节度使浑瑊幕府任职。诗中"单于"实指吐蕃首领,反映贞元初年唐军在西域的反击战况。卢纶作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边塞诗多源于幕府经历,此诗将盛唐边塞诗的雄浑气象转化为中唐的凝练含蓄,与《和张仆射塞下曲》组诗共同展现了安史之乱后军旅诗风的新变。
翻译注释
翻译
死寂之夜,乌云遮月,天边大雁惊飞,单于的军队想要趁着夜色悄悄潜逃。
正想要带领轻骑兵一路追赶,大雪纷纷扬扬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注释
(1)月黑:没有月光。
(2)单于: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3)遁:逃走。
(4)将:率领。
(5)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6)逐:追赶。
(7)满:沾满。
(8)弓刀:像弓一样弯曲的军刀。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塞下曲·其三
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
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
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
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
塞下曲
二十逐嫖姚,分兵远戍辽。
雪迷经塞夜,冰壮渡河朝。
促放雕难下,生骑马未调。
小儒何足问,看取剑横腰。
塞下曲
胡角引北风,蓟门白于水。
天含青海道,城头月千里。
露下旗濛濛,寒金鸣夜刻。
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
秋静见旄头,沙远席羁愁。
帐北天应尽,河声出塞流。
塞下曲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塞下曲·其一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
不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塞下曲
万骑从天下,边人拭目看。
长城无限窟,饮马一时干。
塞下曲
汉将归来虏塞空,旌旗初下玉关东。
高蹄战马三千匹,落日平原秋草中。
塞下曲
将军营外月轮高,猎猎西风吹战袍。
觱篥无声河汉转,露华霜气满弓刀。
塞下曲
暝色满西山,将军猎骑还。
隔河见烽火,骄虏夜临关。
塞下曲
黄云雁门郡,日暮风沙里。
千骑黑貂裘,皆称羽林子。
金笳吹朔雪,铁马嘶云水。
帐下饮蒲萄,平生寸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