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扬州驿

〔元代〕萨都剌

银烛高烧照不眠,呼儿饮马啜清泉。

寒砧万户月如水,塞雁一声霜满天。

金缕款歌来枕上,银瓶索酒到亭前。

明朝走马燕山道,赢得红楼说少年。

创作背景

元统二年(1334年)秋,诗人被调往燕南廉访司任照磨,由金陵(今江苏南京)北赴大都。当他路过扬州驿站时,彻夜不眠,作《题扬州驿》此诗表达出要大展鸿图的急切心情。

翻译注释

翻译

银烛高照彻夜不能入眠,呼唤童仆喂马饮清泉。

寒夜万户捶洗衣物月如水,北雁长呜秋霜已满天。

枕上顺口唱着《金缕曲》,用银瓶索取酒水到长亭前。

明日一早扬鞭催马燕山道,嬴得红楼女子夸奖似少年。

注释

(1)儿:儿:这里指跟随的童仆。

(2)啜:喝。

(3)寒砧:砧是捣衣石,寒砧是指在秋后捣衣。

(4)塞雁:秋天大雁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塞雁就是指从长城以北飞来的大雁。

(5)金缕:即《金缕曲》,词牌名。

(6)款歌:缓慢的歌声。

(7)亭:长亭,秦、汉时,在路边十里修一亭,作为行人休息和饯别的地方。

(8)燕山道:即北往燕山的路途之中。

(9)嬴得:博得。

(10)红楼:本指富贵人家的女子的住处,这里指红楼里住的女子。

全文拼音版

yángzhōu驿
yínzhúgāoshāozhàomiánéryǐnchuòqīngquán
hánzhēnwànyuèshuǐsāiyànshēngshuāngmǎntiān
jīnkuǎnláizhěnshàngyínpíngsuǒjiǔdàotíngqián
míngcháozǒuyànshāndàoyínghónglóushuōshǎonián

作者介绍

萨都刺(1272—1355),字天锡,号直斋,蒙古族,父因军功居雁门(今山西代县),故为雁门人。泰定进士,授翰林应奉,后出任南御史台掾、淮西宪司经历等职。弃官后隐居安庆司空山。诗多写自然景色,清新绮丽。有《雁门集》。

萨都剌的诗

相关推荐

题李愬画像

〔宋代〕释德洪

淮阴北面师广武,其气岂只吞项羽。

君得李佑不肯诛。便知元济在掌股。

羊公德行化悍夫,卧鼓不战良骄吴。

公方沉鸷诸将底,又笑元济无头颅。

雪中行师等儿戏,夜取蔡州藏袖底。

远人信宿犹未知,大类西平击朱泚。

锦袍玉带仍父风,拄颐长剑大梁公。

君看齁橐见丞相,此意与天相始终。

题招提寺

〔唐代〕戎昱

招提精舍好,石壁向江开。

山影水中尽,鸟声天上来。

一灯传岁月,深院长莓苔。

日暮双林磬,泠泠送客回。

题滕王阁

〔宋代〕王安国

滕王平昔好追游,高阁依然枕碧流。

胜地几经兴废事,夕阳偏照古今愁。

城中树密千家市,天际人归一叶舟。

极目沧波吟不尽,西山重叠乱云浮。

题所居村舍

〔唐代〕杜荀鹤

家随兵尽屋空存,税额宁空减一分。

衣食旋营犹可过,赋输长急不堪闻。

蚕无夏织桑充寨,田废春耕犊劳军。

如此数州谁会得,杀民将尽更邀勋。

题宣州开元寺

〔唐代〕杜牧

南朝谢脁城,东吴最深处。

亡国去如鸿,遗寺藏烟坞。

楼飞九十尺,廊环四百柱。

高高下下中,风绕松桂树。

青苔照朱阁,白鸟两相语。

溪声入僧梦,月色晖粉堵。

阅景无旦夕,凭阑有今古。

留我酒一樽,前山看春雨。

题农父庐舍

〔唐代〕丘为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湖上春已早,田家日不闲。

沟塍流水处,耒耜平芜间。

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

题归梦

〔唐代〕李贺

长安风雨夜,书客梦昌谷。

怡怡中堂笑,小弟栽涧菉。

家门厚重意,望我饱饥腹。

劳劳一寸心,灯花照鱼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