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

〔唐代〕李昂

汉家未得燕支山,征戍年年沙朔间。

塞下长驱汗血马,云中恒闭玉门关。

阴山瀚海千万里,此日桑河冻流水。

稽洛川边胡骑来,渔阳戍里烽烟起。

长途羽檄何相望,天子按剑思北方。

羽林练士拭金甲,将军校战出玉堂。

幽陵异域风烟改,亭障连连古今在。

夜闻鸿雁南渡河,晓望旌旗北临海。

塞沙飞淅沥,遥裔连穷碛。

玄漠云平初合阵,西山月出闻鸣镝。

城南百战多苦辛,路傍死卧黄沙人。

戎衣不脱随霜雪,汗马骖单长被铁。

杨叶楼中不寄书,莲花剑上空流血。

匈奴未灭不言家,驱逐行行边徼赊。

归心海外见明月,别思天边梦落花。

天边回望何悠悠,芳树无人渡陇头。

春云不变阳关雪,桑叶先知胡地秋。

田畴不卖卢龙策,窦宪思勒燕然石。

麾兵静北垂,此日交河湄。

欲令塞上无干戚,会待单于系颈时。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汉家未得燕支山,征戍年年沙朔间。

朝廷还没能将燕支山纳入版图,战士们年年在北方沙漠边塞戍守征战。

塞下长驱汗血马,云中恒闭玉门关。

在塞外长途驱驰着汗血宝马,玉门关常常紧闭于云雾之中。

阴山瀚海千万里,此日桑河冻流水。

阴山和瀚海相隔千万里,如今桑干河的水都已在严寒中冻结。

稽洛川边胡骑来,渔阳戍里烽烟起。

稽洛川边胡人的骑兵袭来,渔阳的戍所里烽火燃起。

长途羽檄何相望,天子按剑思北方。

紧急的军书在长途上接连不断,天子手按佩剑,忧心北方的战事。

羽林练士拭金甲,将军校战出玉堂。

羽林军的士兵们擦拭着金甲,将军离开殿堂去校场指挥作战。

幽陵异域风烟改,亭障连连古今在。

幽陵这异域之地的景象已改变,而那一座座堡垒从古至今依然存在。

夜闻鸿雁南渡河,晓望旌旗北临海。

夜里听闻鸿雁向南飞过黄河,清晨看到军旗在北方海边飘扬。

塞沙飞淅沥,遥裔连穷碛。

边塞的风沙淅淅沥沥地飞舞,远远延伸连接着无边的沙漠。

玄漠云平初合阵,西山月出闻鸣镝。

昏暗的沙漠上云雾刚刚散开就开始布阵,西山明月升起时能听到响箭的声音。

城南百战多苦辛,路傍死卧黄沙人。

城南经历了无数次苦战,道路旁满是黄沙中战死之人的身躯。

戎衣不脱随霜雪,汗马骖单长被铁。

战士们身上的戎装从不脱下,任凭霜雪相侵,战马疲惫不堪,身上长久披着铁甲。

杨叶楼中不寄书,莲花剑上空流血。

杨叶楼中收不到家书,莲花剑上徒然沾染鲜血。

匈奴未灭不言家,驱逐行行边徼赊。

匈奴还没消灭就绝口不提家,一路行进在遥远的边疆。

归心海外见明月,别思天边梦落花。

思念家乡的心啊,望着海外的明月,离别的愁绪在梦中随着天边的落花飘荡。

天边回望何悠悠,芳树无人渡陇头。

在天边回望故乡路途悠悠,美好的树木旁无人渡过陇头。

春云不变阳关雪,桑叶先知胡地秋。

春天的云彩不变,阳关的积雪仍在,桑叶最先知晓胡地秋天的到来。

田畴不卖卢龙策,窦宪思勒燕然石。

田地不会因卢龙的谋略而被舍弃,就像窦宪一心想着在燕然山刻石记功。

麾兵静北垂,此日交河湄。

指挥军队让北方边境安定,就在这交河岸边。

欲令塞上无干戚,会待单于系颈时。

想要让边塞之上不再有战事,那就等到单于被擒获的时候吧。

注释

(1)燕支山:一名删丹山,在丹州删丹县南五十里。东西百余里,南北二十里,水草茂美。

(2)稽洛:山名,即稽洛山。

(3)渔阳:地名。战国燕置渔阳郡,秦汉治所在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

(4)遥裔:遥远。

(5)边徼:亦作“邉徼”。边境。

(6)赊:距离远。

(7)陇头:陇山。借指边塞。

(8)田畴:泛指田地。

(9)麾:指挥。

(10)干戚:亦作“干鏚”。盾与斧。古代的两种兵器。也是武舞所执的舞具。指征战。

(11)单于:汉时匈奴君长的称号。

从军行拼音版

cóngjūnxíng
hànjiāwèiyānzhīshānzhēngshùniánniánshāshuòjiān
sàixiàchánghànxuèyúnzhōnghéngménguān
yīnshānhànhǎiqiānwànsāngdòngliúshuǐ
luòchuānbiānláiyángshùfēngyān
chángxiāngwàngtiānànjiànběifāng
línliànshìshìjīnjiǎjiāngjūnxiàozhànchūtáng
yōulíngfēngyāngǎitíngzhàngliánliánjīnzài
wén鸿hóngyànnánxiǎowàngjīngběilínhǎi
sàishāfēiyáoliánqióng
xuányúnpíngchūzhèn西shānyuèchūwénmíng
chéngnánbǎizhànduōxīnpánghuángshārén
róngtuōsuíshuāngxuěhàncāndānchángtiě
yánglóuzhōngshūliánhuājiànshàngkōngliúxuè
xiōngwèimièyánjiāzhúxíngxíngbiānjiàoshē
guīxīnhǎiwàijiànmíngyuèbiétiānbiānmèngluòhuā
tiānbiānhuíwàngyōuyōufāngshùrénlǒngtóu
chūnyúnbiànyángguānxuěsāngxiānzhīqiū
tiánchóumàilóngdòuxiànyānránshí
huībīngjìngběichuíjiāoméi
língsàishànggānhuìdàichánjǐngshí

作品简介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李昂(唐文宗)的一首长篇边塞诗。此诗以恢弘的时空视野和密集的意象组合,全景式展现了唐代边疆战争的艰苦卓绝与将士誓平胡虏的壮志豪情。全诗可分四层:开篇八句总写汉胡对峙的地理格局与战事频仍;继以“羽檄相望”至“旌旗临海”铺陈朝廷备战与边关警急;再以“塞沙飞淅沥”至“剑空流血”细描沙场苦寒与牺牲惨烈;末段“匈奴未灭”收束于将士报国忘身的决绝,并借“窦宪勒石”典故寄托永靖边患的理想。诗中“汗血马”“玉门关”“鸿雁渡河”“阳关雪”等意象熔铸经典,语言雄浑苍劲,在唐代边塞诗中堪称集大成之作。

作者介绍

唐文宗李昂(809―840),唐朝第十五位皇帝(826年―840年在位),唐穆宗次子。在位期间勤勉朝政、生活节俭,力图摆脱宦官专权,发动“甘露之变”企图诛杀宦官,但事败失败。此后朝政大权完全被宦官集团掌控,李昂形同傀儡,郁郁而终,唐朝政局进一步恶化。他博学好史,却无力挽回帝国颓势。

相关诗文

古从军行

〔唐代〕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从军行

〔南北朝〕卢思道

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

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

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

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

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

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

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

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向五原间。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

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

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

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

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

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

从军行

〔唐代〕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从军行

〔唐代〕王维

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马嘶乱,争渡黄河水。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尽系名王颈,归来报天子。

从军行

〔隋代〕明馀庆

三边烽乱惊,十万且横行。

风卷常山阵,笳喧细柳营。

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

会取淮南地,持作朔方城。

从军行

〔元代〕张玉娘

三十遴骁勇,从军事北荒。

流星飞玉弹,宝剑落秋霜。

书角吹杨柳,金山险马当。

长驱空朔漠,驰捷报明王。

从军行

〔唐代〕姚合

滥得进士名,才用苦不长。

性癖艺亦独,十年作诗章。

六义虽粗成,名字犹未扬。

将军俯招引,遣脱儒衣裳。

常恐虚受恩,不惯把刀鎗。

又无远筹略,坐使虏灭亡。

昨来发兵师,各各赴战场。

顾我同老弱,不得随戎行。

丈夫生世间,职分贵所当。

从军不出门,岂异病在床。

谁不恋其家,其家无风霜。

鹰鹘念搏击,岂贵食满肠。

从军行

〔唐代〕戴叔伦

丈夫四方志,结发事远游。

远游历燕蓟,独戍边城陬。

西风垄水寒,明月关山悠。

酬恩仗孤剑,十年弊貂裘。

封侯属何人,蹉跎雪盈头。

老马思故枥,穷鳞忆深流。

弹铗动深慨,浩歌气横秋。

报国期努力,功名良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