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候蛩凄断

〔宋代〕张炎

候蛩凄断,人语西风岸。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

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作品简介

《清平乐·候蛩凄断》是南宋遗民词人张炎的一首悲秋之作。此词以极简的意象组合,构筑出苍茫的秋夜意境:上阕"候蛩凄断"以蟋蟀哀鸣定调,"江似练""芦花无雁"展现空阔寂寥的江湖夜色;下阕"愁损兰成"借庾信典故自况亡国之痛,末句"一枝梧叶,多少秋声"以微观具象承载宏观悲慨,达到"一粒沙见大千世界"的艺术境界。全词将身世之感、家国之恸融入秋景描写,体现了张炎词"清空骚雅"的美学追求。

创作背景

《清平乐·候蛩凄断》此词约作于元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7),时南宋已亡二十余载。张炎作为故宋世家子(其祖张俊为南宋名将),历经国破家亡之痛,词中"无雁"暗喻音书断绝,"兰成"(庾信小字)自比羁北遗民。元代文人周颐评此词:"'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黍离麦秀之悲,暗藏其中。"此时张炎漂泊江南,其词作多通过秋景寄托《乐府补题》式的群体性哀思,本词正是遗民词人集体记忆的个体表达。

翻译注释

翻译

蟋蟀哀鸣欲断魂,秋风萧瑟秋江岸,人与秋虫共鸣。冷月落沙洲,澄江如彩绢,千里芦花望断,不见归雁行踪。

默默愁煞庾信,可怜夜夜脉脉含离情。只有那一叶梧桐悠悠下,不知寄托了多少秋凉悲声!

注释

(1)清平乐: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清平乐令》、《忆萝花》、《醉东风》等。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又一体,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

(2)蛩:蟋蟀。

(3)练:素白未染之熟绢。

(4)芦花:芦絮。芦苇花轴上密生的白毛。

(5)愁损:愁杀。

(6)兰成:北周庾信的小字。

(7)关情:动心,牵动情怀。

全文拼音版

qīngpíngyuè··hòuqióngduàn
hòuqióngduànrén西fēngànyuèluòshāpíngjiāngliànwàngjìnhuāyàn
ànjiàochóusǔnlánchéngliánguānqíngzhǐyǒuzhīzhīduōshǎoqiūshēng

作者介绍

张炎(1248—1319),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他是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也是南宋著名的格律派词人,父张枢,精音律,与周密为结社词友。张炎前半生在贵族家庭中度过。宋亡以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落拓而终。曾从事词学研究,著有《词源》,有《山中白云词》,存词约三百首。文学史上把他和另一著名词人姜夔并称为“姜张”。还与宋末著名词人蒋捷、王沂孙、周密并称“宋末四大家”。

张炎的诗

相关推荐

清平乐·金风细细

〔宋代〕晏殊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清平乐·图书一室

〔宋代〕周晋

图书一室。香暖垂帘密。花满翠壶熏研席。睡觉满窗晴日。

手寒不了残棋。篝香细勘唐碑。无酒无诗情绪,欲梅欲雪天时。

清平乐·雪

〔宋代〕孙道绚

悠悠飏飏,做尽轻模样。半夜萧萧窗外响,多在梅边竹上。

朱楼向晓帘开,六花片片飞来。无奈熏炉烟雾,腾腾扶上金钗。

清平乐·秋词

〔宋代〕苏轼

清淮浊汴,更在江西岸。红旆到时黄叶乱,霜入梁王故苑。

秋原何处携壶,停骖访古踟蹰。双庙遗风尚在,漆园傲吏应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