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候蛩凄断》是南宋遗民词人张炎的一首悲秋之作。此词以极简的意象组合,构筑出苍茫的秋夜意境:上阕"候蛩凄断"以蟋蟀哀鸣定调,"江似练""芦花无雁"展现空阔寂寥的江湖夜色;下阕"愁损兰成"借庾信典故自况亡国之痛,末句"一枝梧叶,多少秋声"以微观具象承载宏观悲慨,达到"一粒沙见大千世界"的艺术境界。全词将身世之感、家国之恸融入秋景描写,体现了张炎词"清空骚雅"的美学追求。
清平乐·候蛩凄断
候蛩凄断,人语西风岸。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
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清平乐·候蛩凄断》此词约作于元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7),时南宋已亡二十余载。张炎作为故宋世家子(其祖张俊为南宋名将),历经国破家亡之痛,词中"无雁"暗喻音书断绝,"兰成"(庾信小字)自比羁北遗民。元代文人周颐评此词:"'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黍离麦秀之悲,暗藏其中。"此时张炎漂泊江南,其词作多通过秋景寄托《乐府补题》式的群体性哀思,本词正是遗民词人集体记忆的个体表达。
翻译注释
翻译
蟋蟀哀鸣欲断魂,秋风萧瑟秋江岸,人与秋虫共鸣。冷月落沙洲,澄江如彩绢,千里芦花望断,不见归雁行踪。
默默愁煞庾信,可怜夜夜脉脉含离情。只有那一叶梧桐悠悠下,不知寄托了多少秋凉悲声!
注释
(1)清平乐: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清平乐令》、《忆萝花》、《醉东风》等。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又一体,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
(2)蛩:蟋蟀。
(3)练:素白未染之熟绢。
(4)芦花:芦絮。芦苇花轴上密生的白毛。
(5)愁损:愁杀。
(6)兰成:北周庾信的小字。
(7)关情:动心,牵动情怀。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张炎的诗
相关推荐
清平乐·金风细细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清平乐·云垂平野
云垂平野,掩映竹篱茅舍。阒寂幽居实潇洒,是处绿娇红冶。
丈夫运用堂堂,且莫五角六张。若有一卮芳酒,逍遥自在无妨。
清平乐·檐前雨罢
檐前雨罢,一阵凄凉话。城上老乌啼哑哑,街鼓已经三打。
漫劳醉墨纱笼,且娱别院歌钟。怪底烛花怒裂,小楼吼起霜风。
清平乐·图书一室
图书一室。香暖垂帘密。花满翠壶熏研席。睡觉满窗晴日。
手寒不了残棋。篝香细勘唐碑。无酒无诗情绪,欲梅欲雪天时。
清平乐·宫腰束素
宫腰束素,只怕能轻举。好筑避风台护取,莫遣惊鸿飞去。
一团香玉温柔,笑颦俱有风流。贪与萧郎眉语,不知舞错伊州。
清平乐·离肠宛转
离肠宛转,瘦觉妆痕浅。飞去飞来双语燕,消息知郎近远。
楼前小雨珊珊,海棠帘幕轻寒。杜宇一声春去,树头无数青山。
清平乐·春风依旧
春风依旧,著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清平乐·雪
悠悠飏飏,做尽轻模样。半夜萧萧窗外响,多在梅边竹上。
朱楼向晓帘开,六花片片飞来。无奈熏炉烟雾,腾腾扶上金钗。
清平乐·柳边深院
柳边深院,燕语明如翦。消息无凭听又懒,隔断画屏双扇。
宝杯金缕红牙,醉魂几度儿家。何处一春游荡,梦中犹恨杨花。
清平乐·秋词
清淮浊汴,更在江西岸。红旆到时黄叶乱,霜入梁王故苑。
秋原何处携壶,停骖访古踟蹰。双庙遗风尚在,漆园傲吏应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