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话丛台

〔唐代〕李远

有客新从赵地回,自言曾上古丛台。

云遮襄国天边去,树绕漳河地里来。

弦管变成山鸟哢,绮罗留作野花开。

金舆玉辇无行迹,风雨惟知长绿苔。

作品简介

《听话丛台》是唐代诗人李远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八句共五十六个字,写友人游丛台归来后对诗人讲述的见闻感受,以表达诗人自己吊古伤今的情怀。

创作背景

《听话丛台》此诗约作于任职京师之时,具体时间不详,是诗人听友人谈论丛台而作。

翻译注释

翻译

有个朋友刚刚从赵国回来,说他曾经登上过古代的丛台。

站在丛台上极目远眺,白云绵绵,飘在襄国上空;繁茂的绿树顺着张恪弯曲的河道蜿蜒而来,经过丛台的脚下;

丛台上却丛台上,山鸟啼鸣,野花盛开,绿苔遍地,一片荒芜。

早已看不见当年金舆玉辇来往的痕迹,只有在风雨的见证下不断生长的绿苔。

注释

(1)襄国:县名,位于河北邢台西南。该句又衍“云遮襄国无边尽”。

(2)漳河:位于邯郸市南方。该句又衍“树绕漳河掌上来”。

(3)弦管:管弦乐器,代指音乐。

(4)金舆玉辇:此指赵武灵王宠爱的惠妃,常携其登台玩乐。舆:车,亦指轿子 ;辇:用人推挽的车。秦汉以后特指君侯所乘的车;

全文拼音版

tīnghuàcóngtái
yǒuxīncóngzhàohuíyáncéngshàngcóngtái
yúnzhēxiāngguótiānbiānshùràozhānglái
xiánguǎnbiànchéngshānniǎolòngluóliúzuòhuākāi
jīnniǎnxíngfēngwéizhīzhǎng绿tái

作者介绍

李远(?—860),字求古,一作承古, 夔州云安(今重庆云阳)人。大和五年(831),登进士第。开成中,为监察御史,佐福建幕。入朝,会昌元年,为尚书司门诗外郎。大中十二年,宰相令狐绹荐为杭州刺史。又曾任岳、忠、建、江诸州刺史,终御史中丞。远善棋工诗,情地闲雅,与杜牧友善。有《李远诗集》一卷。《全唐诗》编诗一卷。

李远的诗

相关推荐

听邻妓诗

〔南北朝〕丘巨源

披袵乏游术,凭轼寡文才。

蓬门长自寂,虚席视生埃。

贵里临倡馆,东邻歌吹台。

云间娇响彻,风末艳声来。

飞华瑶翠幄,扬芬金碧杯。

久绝中州美,从念尸乡灰。

遗情悲近世,中山安在哉?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唐代〕李颀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听雨

〔元代〕虞集

屏风围坐鬓毵毵,绛蜡摇光照暮酣。

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

听筝

〔唐代〕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听雨

〔宋代〕方岳

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

门寂山相对,身闲鸟不猜。

客应嫌酒尽,花却为诗开。

莫下帘尤好,恐妨云往来。

听夜泉

〔唐代〕张籍

细泉深处落,夜久渐闻声。

独起出门听,欲寻当涧行。

还疑隔林远,复畏有风生。

月下长来此,无人亦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