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

〔两汉〕曹操

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

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

咸礼让,民无所争讼。

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

斑白不负戴。

雨泽如此,百谷用成。

却走马,以粪其土田。

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

子养有若父与兄。犯礼法,轻重随其刑。

路无拾遗之私。囹圄空虚,冬节不断。

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

对酒高歌,天下太平的时候,官吏不会跑到百姓的门上大声地催取田租和赋税。

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

君王贤良英明,宰相及辅政的大臣个个都是忠良。

咸礼让,民无所争讼。

人人都守礼谦让,老百姓之间不会发生争夺诉讼的纠纷。

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

耕种三年,可储备一年的粮食;有九年的储蓄,稻谷才能真正地堆满粮仓,才能真正地做到国富民安。

斑白不负戴。

头发斑白的老人不需要背负沉重的东西。

雨泽如此,百谷用成。

雨水如此滋润,庄稼因此获得丰收。

却走马,以粪其土田。

骏马从战场上退下来,到田里去运送肥料。

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

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的人都能爱护自己的百姓,都能黜退奸邪,奖励和选拔贤良。

子养有若父与兄。犯礼法,轻重随其刑。

诸侯、官吏像父兄养育自己的子弟那样爱护百姓。如果有人违背了礼法,就按照罪过的轻重决定刑罚。

路无拾遗之私。囹圄空虚,冬节不断。

这样,道路上没有拾取他人遗漏之物的自私行为。监狱将会空荡荡的,冬天来临时也不需要处决犯人。

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人年纪大了,都能长寿而终老;君主的恩德深广无边,可以遍及草木和昆虫。

注释

(1)吏不呼门:官吏不过问、干涉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2)股肱:大腿和胳膊。古代常以股肱比喻辅佐君王的大臣。

(3)咸:都,皆。

(4)礼让:遵守礼法,互相谦让。

(5)争讼:争夺和诉讼,或说因争夺引起的诉讼。

(6)三年耕有九年储:古人认为,耕种三年可节馀一年的粮食,国家有九年的储备才能做到国富民安。曹操又进一步认为,经过三年耕种土地,一定要取得供给九年食用的粮食储备。

(7)班白:即“斑白”,指头发发白的老人。

(8)负戴:肩扛或用头顶着东西搬运。泛指繁重的体力劳动。

(9)雨泽:雨水滋润。

(10)百谷:泛指各种农作物。一作“五谷”。

(11)用:因而。

(12)成:丰收。

(13)却:退。

(14)走马:跑得快的马,骏马。此指战马。

(15)粪:用如动词,运送肥料。

(16)土:一作上。意为天下太平时,让好马推出战场,用于送粪和耕地。

(17)爵:爵位。这里用如动词,有分封之意。

(18)公侯伯子男:周天子分封诸侯时的五个爵位等级。

(19)黜陟幽明:语出《尚书·舜典》,即贬退不明事理的人,提拔干练的人。黜,降职或罢免。陟,提升。幽,暗。此指品德不好且没有才能的人。明,指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20)子养有若父与兄:诸侯和管理像对待自己父亲和兄长一样对待老百姓。

(21)轻重随其刑:按犯法之轻重分别量刑。

(22)囹圄:监狱。

(23)冬节不断:古代有冬季处决犯人的制度。此言至冬末也没有犯人可判决了。断:处决犯人。

(24)耄耋:泛指年龄大的人。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耋:指七八十岁的年纪。

(25)恩泽:统治者给社会带来的种种好处。一作“恩德”。

对酒拼音版

duìjiǔ
duìjiǔtàipíngshímén
wángzhěxiánqiěmíngzǎixiànggōngjiēzhōngliáng
xiánràngmínsuǒzhēngsòng
sānniángēngyǒujiǔniánchǔcāngmǎnyíng
bānbáidài
bǎiyòngchéng
quèzǒufèntián
juégōnghóunánxiánàimínchùzhìyōumíng
yǎngyǒuruòxiōngfànqīngzhòngsuíxíng
shízhīlíngkōngdōngjiéduàn
rénmàodiéjiē寿shòuzhōngēn广guǎngcǎokūnchóng

作品简介

《对酒》是汉末政治家、文学家曹操创作的一首表达自己政治理想的杂言诗。此诗中描述了清明太平的社会环境里,人们自由舒适的田园生活,表现了诗人“天地间,人为贵”的人本思想。全诗用语灵活,句式自由,语气顿断,意绪连贯。

创作背景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战乱连年。曹操亲历了那个时代的战乱,感受了征战之苦,目睹了战争所造成的土地荒芜,人民流离失所。曹操是富有理想的人,他希望能通过正确的措施实现他太平盛世的理想。此诗即反映了这一思想。这首诗创作时间未详,从诗题“对酒”和用“对酒歌”一句开头来看,可能是作者在饮酒时唱出来的。

作者介绍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魏政权的奠基者。他统一北方,实行屯田制,唯才是举,奠定曹魏基业。其诗慷慨悲凉,开创“建安风骨”,代表作《短歌行》《观沧海》等气魄雄浑。精通兵法,著有《孙子略解》。世称“魏武帝”,其文治武功与文学成就对三国历史影响深远,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争议又备受推崇的复合型人物。曹操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对酒

〔近代〕秋瑾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对雪

〔宋代〕朱淑真

纷纷瑞雪压山河,特出新奇和郢歌。

乐道幽人方闭户,高歌渔父正披蓑。

自嗟老景光阴速,唯使佳时感怆多。

更念鳏居憔悴客,映书无寐奈愁何。

对酒

〔宋代〕陈与义

新诗满眼不能裁,鸟度云移落酒杯。

官里簿书无日了,楼头风雨见秋来。

是非衮衮书生老,岁月匆匆燕子回。

笑抚江南竹根枕,一樽呼起鼻中雷。

对酒

〔宋代〕陆游

闲愁如飞雪,入酒即消融。

好花如故人,一笑杯自空。

流莺有情亦念我,柳边尽日啼春风。

长安不到十四载,酒徒往往成衰翁。

九环宝带光照地,不如留君双颊红。

对雨

〔唐代〕李白

卷帘聊举目,露湿草绵芊。

古岫藏云毳,空庭织碎烟。

水纹愁不起,风线重难牵。

尽日扶犁叟,往来江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