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五代〕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作品简介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词人冯延巳的作品。此词以细腻、敏锐的笔触,描写闲情的苦恼不能解脱。上阕紧扣首句提出的复杂矛盾的心情回环反复,表现内心感情的痛苦纠结;下阕进一步抒发这种与时常新的闲情愁绪。全词语言清丽流转,感情深致含蓄,写尽了一个“愁”字。

创作背景

冯延巳生活在南唐前中期,其词内容多是些闺阁园亭之景,伤春怨别之情。《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这就是一首表达孤寂惆怅的言情词,可能作者另有寄托,但本事不明,创作时间难以确证。

翻译注释

翻译

谁说闲情逸致被忘记了太久?每到新春来到,我的惆怅心绪一如故旧。为了消除这种闲愁,我天天在花前痛饮,让自己放任大醉,不惜身体消瘦,就算对着镜子自己容颜已改也无悔。

河边上芳草萋萋,河岸上柳树成荫。见到如此美景,我忧伤地暗自思量,为何年年都会新添忧愁?我独立在小桥头,清风吹拂着衣袖。只有远处那一排排树木在暗淡的月光下影影绰绰,与我相伴。

注释

(1)闲情:即闲愁、春愁。

(2)抛掷:一作“抛弃”。

(3)病酒:饮酒过量引起身体不适。

(4)敢辞:不避,不怕。一作“不辞”。

(5)朱颜:这里指红润的脸色。

(6)青芜:青草。芜,丛茂的草。

(7)平林:平原上的树林。

(8)新月:阴历每月初出的弯形月亮。

全文拼音版

quèzhī··shuídàoxiánqíngpāozhìjiǔ
shuídàoxiánqíngpāozhìjiǔměidàochūnláichóuchàngháijiùhuāqiánchángbìngjiǔgǎnjìngzhūyánshòu
pànqīngshàngliǔwèiwènxīnchóushìniánniányǒuxiǎoqiáofēngmǎnxiùpínglínxīnyuèrénguīhòu

作者介绍

冯延巳(903—960),一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官终太子太傅,卒谥忠肃。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善作新词。虽受花间词影响,多写男女离别相思之情但词风不像花间词那样浓艳雕琢而以清丽多彩和委婉情深为其特色,有时感伤气息较浓,形成一种哀伤美。有《阳春集》传世。

冯延巳的诗

相关推荐

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

〔清代〕龚自珍

漠漠春芜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蒙蒙扑面皆飞絮。

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

鹊踏枝·萧索清秋珠泪坠

〔五代〕冯延巳

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残酒欲醒中夜起,月明如练天如水。

阶下寒声啼络纬,庭树金风,悄悄重门闭。可惜旧欢携手地,思量一夕成憔悴。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五代〕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五代〕冯延巳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五代〕冯延巳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