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汉江》是唐代诗人李百药所作的一首五言排律,全诗极具动感。诗人船行江中由上游而下,途径襄阳正值拂晓,因此江水便有弥弥之感,“水激”、“浪骇”,皆为听觉;接下来是“霞光”、“晓气”,此为视觉。舟中夜行彻夜无眠,可见客心多绪。长歌一曲所驱散的不仅是旅途的疲劳,更多的则是心中的疲惫。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东流江水与南纪河的壮阔景象,诗人以长歌来排解内心的烦恼与忧愁。
渡汉江
东流既弥弥,南纪信滔滔。
水击沉碑岸,波骇弄珠皋。
含星映浅石,浮盖下奔涛。
樯乌转轻翼,戏鸟落飞毛。
客心既多绪,长歌且代劳。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东边汉江水势很大,流到南方更见其滔滔。
水流拍打着古时的沉碑岸和解佩渚,声势骇人。
江水含住漫天星光,可看得见浅处的江石,在船下波涛汹涌。
桅上的乌鸦在轻轻的翻动着羽翼,嬉戏的飞鸟落下了羽毛。
游子的心里满腹愁绪,我便书写下来替代他的忧愁。
注释
(1)东流既弥弥,南纪信滔滔:此二句是说汉江水势很大流到南方更见其滔滔,也可见作者是从汉江上游乘船到襄阳的。弥弥:渐渐。南纪:南方。《诗经·小雅·四月》:“滔滔江汉,南国之纪。”
(2)沉碑岸:襄阳城西北有万山;其下有沉碑潭,在县西北五里。
(3)珠皋:即解佩渚。据《襄阳府志》载:郑交甫在这里遇二女佩两珠,大如荆鸡之卵。交甫索佩,二女解佩以赠;转身走了十来步,佩玉和二女都不见了。
(4)含星:珠玉曰含,是说星光如玉。
(5)浮盖:漂在水上的船。
(6)樯乌转轻翼:桅上的乌鸦在轻轻的翻动着羽翼。
(7)多绪:满腹愁绪。
(8)代劳:替代。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李百药的诗
相关推荐
渡河到清河作
泛舟大河里,积水穷天涯。
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家。
行复见城市,宛然有桑麻。
回瞻旧乡国,淼漫连云霞。
渡湘江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渡桑干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渡黄河
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
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
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渡混同江
十年八唤清江渡,江水江花笑我劳。
老境归心质孤月,倦游陈迹付惊涛。
两都络绎波神肃,六合清明斗极高。
湖海小臣尸厚禄,梦寻烟雨一渔舠。
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山空天入海,倚楼望极,风急暮潮初。一帘鸠外雨,几处闲田,隔水动春锄。新烟禁柳,想如今、绿到西湖。犹记得、当年深隐,门掩两三株。
愁余。荒洲古溆,断梗疏萍,更漂流何处?空自觉、围羞带减,影怯灯孤。常疑即见桃花面,甚近来、翻笑无书?书纵远,如何梦也无?
渡扬子江
桂楫中流望,空波两畔明。
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
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
渡江之越宿萧山县
昨夜大江舟,今宵小驿楼。
只身千里客,孤枕一灯秋。
市酒难成醉,乡书莫寄愁。
胸中无史记,浪作会稽游。
渡江
大江骇浪限东南,当日降帆有旧惭。
击楫空闻多慷慨,投戈毕竟为沉酣。
龙天浩劫馀孤塔,海岳书生别旧庵。
闻道佛狸曾驻马,岂因佳味有黄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