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效江南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前两句直接交代了这是描写男女之间约会的诗歌,男女双方分别划着小船在风景优美的湖面上慢慢接近,相邀约会。三四句通过“扫”“开”“裁”“约”等动词,生动地描绘出女子为了在约会时给男方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费尽心思地去打扮得漂漂亮亮。诗中运用典故,表达了不要以民间纯朴简单的爱情去羡慕贵家萧鼓琴瑟之乐。
又效江南曲
郎船安两桨,侬舸动双桡。
扫黛开宫额,裁裙约楚腰。
乖期方积思,临酒欲拌娇。
莫以采菱唱,欲羡秦台箫。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又效江南曲》这是一首相和歌辞,当作于李商隐早期,具体创作时间不详。相和歌辞是乐府诗集中的一类,盛行于汉魏时期。以乐府旧曲作新曲,既保留着乐府民歌的质朴,又别有滋味。
翻译注释
翻译
郎君的船和我的画舫都划动着两桨,向对方靠近。
用黛画眉扫开前额,裁剪裙子约束细腰。
精心打扮既延误了约定的时间又积累了更浓烈的思念,在快醉之前想要不顾一切地撒娇。
不要以《采菱曲》那样平淡淳朴的爱情,去羡慕弄玉萧史那样的富贵钟鼓之乐。
注释
(1)郎船:郎君的船。
(2)侬舸:我的画舫。侬:江南方言,你。我(多见于旧诗文)。
(3)桡:桨,楫。
(4)扫黛:画眉;用黛描画。
(5)宫额:古代宫中妇女以黄色涂额作为妆饰,因称妇女的前额为宫额。
(6)楚腰:《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后因以“楚腰”泛称女子的细腰。
(7)乖期:不如意的期盼。乖:反常,不顺利。不如意。
(8)采菱:乐府清商曲名。又称《采菱歌》《采菱曲》。
(9)秦台:凤台。汉刘向《列仙传·萧史》:“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於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
(10)箫:箫史,即萧史。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李商隐的诗
相关推荐
又答斌老病愈遣闷二首·其二
风生高竹凉,雨送新荷气。
鱼游悟世网,鸟语入禅味。
一挥四百病,智刃有余地。
病来每厌客,今乃思客至。
又答斌老病愈遣闷二首·其一
百疴从中来,悟罢本谁病。
西风将小雨,凉入居士径。
苦竹绕莲塘,自悦鱼鸟性。
红妆倚翠盖,不点禅心静。
又酬傅处士次韵二首·其二
愁听关塞遍吹笳,不见中原有战车。
三户已亡熊绎国,一成犹启少康家。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待得汉庭明诏近,五湖同觅钓鱼槎。
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又酬傅处士次韵二首·其一
清切频吹越石笳,穷愁犹驾阮生车。
时当汉腊遗臣祭,义激韩仇旧相家。
陵阙生哀回夕照,河山垂泪发春花。
相将便是天涯侣,不用虚乘犯斗槎。
又答王庠书
别纸累幅过当,老病废忘,岂堪英俊如此责望邪。少年应科目时,记录名数沿革及题目等,大略与近岁应举者同尔。
亦有少节目文字,才尘忝后,便被举主取去,今皆无有,然亦无用也。实无捷径必得之术。但如君高才强力,积学数年,自有可得之道,而其实皆命也。但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甚非速化之术。可笑可笑。
又示宗武
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
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假日从时饮,明年共我长。
应须饱经术,已似爱文章。
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
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