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子·扫芳林

〔宋代〕王沂孙

扫芳林,几番风雨,匆匆老尽春禽。渐薄润侵衣不断,嫩凉随扇初生。晚窗自吟。

沈沈。幽径芳寻。晻霭苔香帘净,萧疏竹影庭深。谩淡却蛾眉,晨妆慵扫,宝钗虫散,绣屏鸾破,当时暗水和云泛酒,空山留月听琴。料如今。门前数重翠阴。

作品简介

《八六子·扫芳林》是南宋词人王沂孙所创作一首词,收录于《全宋词》。这是一首触景生情怀人之作。上片写暮春景象,通过春雨后的枝头鸟儿天气等变化的描写,表达时光流逝之快,有惜春之意。下片抒情,通过想象描写思念的伊人的生活,表达作者思念之情。景中寓情,以纤浓、典雅的语言,道出了作者的脉脉情怀。

创作背景

《八六子·扫芳林》这一首词写在春去夏来之际。作者傍晚独倚窗前,看到窗外的景色,想念到远方的芳人,于是写这首词表达相思之情。

翻译注释

翻译

经历了几番风雨摧折的芳林已失去了往日的新鲜,连栖息其中的春禽也衰老了几许。傍晚湿润的气息轻轻地漫上了衣襟,微凉的时候拂动罗扇,诗人在窗前自吟。

暮霭降临之际,庭院深深,伊人也许正沿着花木扶疏的幽径独自徘徊。洁净的珠帘正拂动着散发轻香的青苔,伊人的居地一定是竹影横斜。不要让蛾眉清淡,晨起的时候也不要懒于描画,不要忘记我们之间深厚的感情,也不要出现佳人才子离散。想去当时我们在潜流的沟水和有云彩的天空下一起饮酒,寂静的春山挽留月光一起欣赏琴音。却没有想到,伊人门前已经是层恋叠翠。

注释

(1)芳林:春日的花木。

(2)春禽:春日的鸣禽。

(3)薄润:形容春日的微寒润湿。

(4)嫩凉:微凉。

(5)沉沉:形容环境沉寂深邃。

(6)芳寻:即寻芳。

(7)晻霭:云雾密集而昏暗。

(8)萧疏:形容竹影稀疏。

(9)谩:空。

(10)慵扫:懒于描画。扫,画、抹。

(11)宝钗虫散:意指情侣间的分离。古代妇女与丈夫或情侣之间离别之时有分钗赠别之俗。钗:两股笄,女子首饰的一种。虫:指玉虫,钗上之饰物。

(12)绣屏鸾破:用徐德言与妻子分镜事,言与佳人之离散。鸾:即鸾镜。

(13)暗水:潜流的沟水。

(14)泛酒:水边饮酒。

(15)空山:寂静的春山。

(16)翠荫:绿荫。

全文拼音版

liùzi··sǎofānglín
sǎofānglínfānfēngcōngcōnglǎojǐnchūnqínjiànbáorùnqīnduànnènliángsuíshànchūshēngwǎnchuāngyín
shěnshěnyōujìngfāngxúnǎnǎitáixiāngliánjìngxiāoshūzhúyǐngtíngshēnmándànquèéméichénzhuāngyōngsǎobǎochāichóngsànxiùpíngluándāngshíànshuǐyúnfànjiǔkōngshānliúyuètīngqínliàojīnménqiánshùzhòngcuìyīn

作者介绍

王沂孙(1230—1291),字圣与,号碧山,又号中仙,家住会稽玉笥山下,故亦号玉笥山人。善文词,广交游,同代周密称其“结客千金,醉春双玉”。元兵入会稽,杨琏真珈掘宋帝六陵,沂孙与唐珏、周密等结吟社,赋《乐府补题》,托意莲、蝉诸物,寄托亡国之恸。元世祖至元中,一度出为庆元路学正。晚年往来杭州、绍兴间。工词,风格接近周邦彦,含蓄深婉。其清峭处,又颇似姜夔,张炎说他“琢语峭拔,有白石意度”。尤以咏物为工,皆善于体会物象以寄托感慨。其词章法缜密,是一位有显著艺术个性的词家。

王沂孙的诗

相关推荐

八六子·洞房深

〔唐代〕杜牧

洞房深,画屏灯照,山色凝翠沉沉。听夜雨冷滴芭蕉,惊断红窗好梦,龙烟细飘绣衾。辞恩久归长信,凤帐萧疏,椒殿闲扇。

辇路苔侵。绣帘垂,迟迟漏传丹禁,舜华偷悴,翠鬟羞整,愁坐望处,金舆渐远,何时彩仗重临?正消魂,梧桐又移翠阴。

八六子·登楼

〔近代〕徐树铮

怕登楼,困人天气,啼莺阑外句留。算如梦如尘柳絮,无花无酒清明,踏青旧游。新声听彻凉州。

夜月半含窗影,朝云早上帘钩。肯暗传,玉郎共春长好,黛眉妆晓,红牙歌笑,那知一换一番春老,蓦天蓦地閒愁。谩凝眸,东风不如去休。

八六子·子寿父

〔宋代〕方岳

喜椿庭。近来强健,团栾雁序欢声。正柳絮帘栊清昼,牡丹栏槛新晴,缓飞翠觥。阿戎碌碌功名。

但要无灾无难,何曾著公卿。且抖擞斑衣,笑供儿戏,共将乐事,细酬佳景,须知翠袖全盛绿黛,金章不换蓑青。松亭。中间顿个寿星。

八六子·花朝夜窗中见月

〔清代〕王夫之

荡春寒,一轮娟娟,初上烟暖云柔。柰镫穗影含金粟,药垆声泣寒螀,凄然似秋。

无端还与绸缪。几线疏棂界破,半襟白袷光浮。想溪外梅花,低垂瘦影,斜窥流水,香魂欲绝,应共我遥向素蛾写怨,青天碧海悠悠。不禁愁。灭镫拥衾去休。

八六子·次筼房韵

〔宋代〕李演

乍鸥边、一番腴绿,流红又怨苹花。

看晚吹、约晴归路,夕阳分落渔家。轻云半遮。

萦情芳草无涯。还报舞香一曲,玉瓢几许春华。

正细柳青烟,旧时芳陌,小桃朱户,去年人面,谁知此日重来系马,东风淡墨敧鸦。

黯窗纱。人归绿阴自斜。

八六子·峡江雨望用杜司勋体

〔近代〕周岸登

望谷城。挂山依水,惟闻相杵声声。

见傍柳稳系樵舟,柔橹轻摇鲤浪,空江恨潮暗生。

欹篷雨迷烟冷。社树鸦翻,村渡人归。古岸沙平。

李花繁、如雪万妆齐竞,露桃微笑,半颦临镜,谁念、故里春遥梦远,瑶珰锦字难凭。

雁风横。凄然泪飞上京。

八六子·其二·夜坐闻雨

〔清代〕樊增祥

尽潇潇。画檐鸣玉,无眠又过今宵。

早鹤禁催残银箭,魫窗深掩红罗,夜香罢烧。

曲屏风底无聊。敲落琴边松子,滴穿纸样芭蕉。

甚未到、秋来杜陵先瘦,楚衣香润,越瓯汤嫩,那堪鬓已丝时览镜,酒初醒处闻箫。

怕明朝。销魂柳边一桥。

八六子·其二·游康山,同吴天篆、潘原白

〔清代〕董元恺

问康山。重门窈窕深藏,曲巷回环。

正路转层台百折,堂开峰顶三楹,萧然掩关。

良朋缓步跻攀。绕郭帆云樯影,隔江雾髻云鬟。

恰三月烟花,短垣纵目,万家楼阁,小亭徙倚,又见槛内名葩婀娜,枝头好鸟绵蛮。

客心闲。解衣坐啸忘还。

八六子·次杜牧之韵

〔近代〕吴湖帆

恋情深。换来心事,铜雀金兽云沉。

听翠羽、恍若无言,红酽重延浅醉,盈盈暗欹凤衾。

凭谁九回肠转,绛袂凉生,兰麝慵薰。亸鬓愁侵。

甚流连、偏逢禊修烟禁。

漫天飞絮,梦寻何处,桃李斗媚,林莺自啭,春风几度曾临。

正凝思、池塘半晴半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