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悦二首·其一

〔清代〕张问陶

蒲团清坐道心长,消受莲花自在香。

八万四千门路别,谁知方寸即西方。

作品简介

《禅悦二首》是清代诗人张问陶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该诗抒发了诗人顿悟禅道的愉悦心情,同时阐述了学禅的明心见性,以及“在家”与“出家”的佛学观念。

创作背景

《禅悦二首》这组诗写于公元1809年(嘉庆十四年)。作者曾任吏部郎中,有“兼济天下”之志,但是朝廷闭关自守,内部政治上积习陈弊由来以久,外部时有英、俄势力的威胁。作者本想指陈时弊,但好友洪亮吉的悲惨遭遇让他望而却步,而且朝廷官员多求自保,诗人明白自己一人也难有所作为,故渐渐失意,遂问津佛学,退隐山谷,于禅机理趣中获得身心的愉悦。

翻译注释

翻译

清心寡欲,端坐于蒲团之上,诚心礼佛,一切尘世的忧伤烦恼都在莲花光华中消失殆尽。

虽然参悟佛法摆脱烦恼有众多法门,而且法法有别,谁又知道方寸的心田即可证得西方极乐?

注释

(1)蒲团:以蒲草编织而成之圆形扁平坐具。又称圆座。乃僧人坐禅及跪拜时所用之物。

全文拼音版

chányuèèrshǒu··
tuánqīngzuòdàoxīnchángxiāoshòuliánhuāzàixiāng
wànqiānménbiéshuízhīfāngcùn西fāng

作者介绍

张问陶(1764—1814),字仲冶,号船山,四川遂宁人。此外还有老船、宝莲亭主、蜀山老猿、群仙之不欲升天者、药庵退守等别号,散见于书画印章。是清朝乾嘉年间著名诗人、书画家,所为诗专主性灵,独出新意,如神龙变化不可端倪,为清代性灵派中坚。为官清廉,爱民如子,恃才傲上,强悍不屈,因与上官龃龉,郁郁不自得,仅任上一年零三个月,即称病辞官,侨寓苏州虎丘。一生游历天下,诗作5000余首,现存诗歌3500余首,被誉为“清代蜀中第一才子”。

张问陶的诗

相关推荐

汉武

〔宋代〕杨亿

蓬莱银阙浪漫漫,弱水回风欲到难。

光照竹宫劳夜拜,露漙金掌费朝餐。

力通青海求龙种,死讳文成食马肝。

待诏先生齿编贝,那教索米向长安。

圣女祠

〔唐代〕李商隐

松篁台殿蕙香帏,龙护瑶窗凤掩扉。

无质易迷三里雾,不寒长著五铢衣。

人间岂有崔罗什,天上应无刘武威。

寄问钗头双白燕,每朝珠馆几时归。

戏答元珍

〔宋代〕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羊肠坂

〔金代〕元好问

浩荡云山直北看,凌兢羸马不胜鞍。

老来行路先愁远,贫里辞家更觉难。

衣上风沙叹憔悴,梦中灯火忆团圞。

凭谁为报东州信,今在羊肠百八盘?

青青河边草篇

〔魏晋〕傅玄

青青河边草,悠悠万里道。

划生在春时,远道还有期。

春至草不生,期尽欢无声。

感物怀思心,梦想发中情。

梦君如鸳鸯,比翼云间翔。

既觉寂无见,旷如参与商。

梦君结同心,比翼游北林。

既觉寂无见,旷如商与参。

河洛自用固,不如中岳安。

回流不及返,浮云往自还。

悲风动思心,悠悠谁知者。

悬景无停居,忽如驰驷马。

倾耳怀音响,转目泪双堕。

生存无会期,要君黄泉下。

次秀野种粟韵

〔宋代〕朱熹

阿香一笑走丰隆,雨遍平畴万顷中。

旧喜樊迟知学圃,今看许子快论功。

遥怜郁郁翻秋陇,预想垂垂弄晚风。

珍重诗翁且彊健,东阡南陌兴无穷。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近代〕毛泽东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