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黄柳·空城晓角》是南宋词人姜夔的词作,是作者的自制曲。词通篇写景,而作者寄居他乡,伤时感世的愁怀,尽在不言之中。上片写客居异乡的感受。垂杨巷陌,马上轻寒,边城春色,举目凄凉。而眼前柳色,“鹅黄嫩绿”,却与江南相似。下片写惜春伤春情绪。清明携酒,唯怕花落春去。全词意境凄清冷隽,用语清新质朴。在柳色春景的描写中,作者的万般愁绪,无限哀怨之情,也就巧妙自然、不着痕迹地表现出来。
淡黄柳·空城晓角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宋光宗赵淳绍熙二年(1191年),姜夔寄居合肥,此词就是这年春天在合肥写的。姜夔在合肥的相好是姐妹二人。金人入侵,由于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江淮一带在当时已成边区。符离之战后,百姓四散流离,一眼望去,满目荒凉。合肥的大街小巷,多植柳树。作者客居南城,其时已近寒食,春光明媚。但人去苍茫,只有绿柳夹道,仿佛在向作者呜呜倾诉,有感于此,作者便作了这首《淡黄柳》。
翻译注释
翻译
拂晓,冷清的城中响起凄凉的音乐声。那声音被风一吹,传到垂柳依依的街头巷口。我独自骑在马上,只着一件到单衣裳,感觉有阵阵寒气袭来。看遍路旁垂柳的鹅黄嫩绿,都如同在江南时见过那样的熟悉。
正在孤单之间,明天偏偏又是寒食节。我也如往常带上一壶酒,来到小桥近处恋人的住处。深怕梨花落尽而留下一片秋色。燕子飞来,询问春光,只有池塘中水波知道。
注释
(1)晓角:早晨的号角声。
(2)垂杨陌:杨柳飘拂的小巷。
(3)恻恻:寒冷凄恻。
(4)鹅黄:形容柳芽初绽,叶色嫩黄。
(5)岑寂:寂静。
(6)小桥宅:姜夔在合肥情侣的住宅。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姜夔的诗
相关推荐
淡黄柳·咏柳
三眠未歇,乍到秋时节。一树斜阳蝉更咽,曾绾灞陵离别。絮己为萍风卷叶,空凄切。
长条莫轻折,苏小恨,倩他说。尽飘零、游冶章台客。红板桥空,湔裙人去,依旧晓风残月。
淡黄柳·寒枝病叶
寒枝病叶,惊定痴魂结。小管吹香愁叠叠。写遍残山剩水,都是春风杜鹃血。
自离别,清游更消歇。忍重唱、旧明月。怕伤心、又惹啼莺说。十里平山,梦中曾去,唯有桃花似雪。
淡黄柳·空蒙写影
空蒙写影。鹅粉飘芳陌。金缕初裁风恻恻。掩映谁家绣槛。前度流莺定能识。
嫩阴寂。江南未寒食。锁烟雨、谢娘宅。甚离魂、化作销魂色。料得蛾眉,怕因春瘦,先画楼台怨碧。
淡黄柳·春雨
小楼晓色,一片同云黑。
做雨飞来声滴滴,欲访芳菲径里,争奈空阶几番湿。
最堪惜,韶光任虚掷。杏花信,杳消息。
叹西园、寂寞天涯隔。
最是无情,一池春水,比似当初更碧。
淡黄柳·晴光艳漪
晴光艳漪。吹上修眉碧。亸倚东风困无力。
三叠阳关唱遍。休折尽河桥春色。正岑寂。
絮花飘似雪。问前度、章台陌。但麦尘、暖飏游丝拂。
金缕抛残,鹅黄微褪,别是闲消息。
淡黄柳·疏柳
西风几日,一带黄金陌。摇落朱楼芳槛侧。
水驿旗亭烟冷,顿觉纤腰瘦无力。
远山隙,丝丝尚凝碧。遮不住,陶潜宅。
只残鸦几点还相识。
一样销魂,后湖荷盖,近来也恁萧瑟。
淡黄柳·题明吴而待西樵纪游图
秋峦一抹。乔木幽人宅。写入丹青好标格。
想象林泉高致。历历南园几裙屐。感今昔。
乡关暮云隔。待游赏,杳飞翮。痛河山、尽带伤心色。
词客重来,抗风轩畔,可有沙鸥能识。
淡黄柳·次姜白石韵
缤英满目,飘落城南陌。卷雾吹寒情恻恻。
记省红桥旧约,飞燕归时似曾识。又愁寂。
吴参困眠食。晚烟袅,五侯宅。映宫纱、烛黯无颜色。
绀霭迷空,暮云凝处,多少楼台浸碧。
淡黄柳·尹默喜白石此词音节谐婉倚声调之亦如白石之调张仲远也
飘扬柳发。犹作春螺色。倚弄新词追白石。
欠个红牙按拍。垂手低吟暗香侧。恨堆积。
重重暮山碧。倚帘久、想妆额。看遥空、忽坠青鸾翼。
细字缄书,万千珍重,寒㬉何人替得。
淡黄柳·花朝
无花自若。谁信花朝及。九九馀寒消不得。
却累閒蜂浪蝶。虚趁林园侦消息。恁萧寂。
东风总无力。稍回暖、霰旋集。看山桃、欲破还邀勒。
最是冬郎,往年犹可,悽断今年此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