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作品简介

《蜂》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七言绝句,以寓言体讽刺社会不公现象。前两句"不论平地山尖"的强势占有,展现蜜蜂的辛勤与贪婪;后两句"成蜜"与"为谁"的反诘,将自然现象转化为尖锐的社会质问。全诗以"占-采-苦-甜"为叙事线索,语言平易而寓意深刻,通过蜜蜂的生存状态,隐喻劳动者成果被剥夺的现实,体现晚唐讽刺诗"婉而多讽"的艺术特色。

创作背景

《蜂》此诗作于咸通年间(860-874年)罗隐屡试不第时期。诗人借咏蜂抒怀,暗讽"采得百花"的举子们最终"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科举制度。作品继承《诗经》"硕鼠"的比兴传统,却更重理性思考,其"为谁辛苦"的诘问成为劳动异化主题的早期文学表达,今杭州罗隐碑林刻有此诗。

翻译注释

翻译

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山峰,及其美好的风景都被蜜蜂占有。

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注释

(1)山尖:山峰。

(2)无限风光:极其美好的风景。

(3)占:占有,占据。

(4)采:采取,这里指采取花蜜。

(5)甜:醇香的蜂蜜。

全文拼音版

fēng
lùnpíngshānjiānxiànfēngguāngjìnbèizhàn
cǎibǎihuāchénghòuwèishuíxīnwèishuítián

作者介绍

罗隐(833—909),本名横,字昭谏,晚唐诗人、文学家,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阳)人。其诗多讽喻现实,语言犀利,如《蜂》“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揭露社会不公;《自遣》“今朝有酒今朝醉”则显愤世之慨。十举进士不第,晚年投奔吴越王钱镠,任著作佐郎。诗风尖锐泼辣,与皮日休、陆龟蒙并称“晚唐三俊”,小品文《谗书》亦为讽刺杰作。

相关推荐

村居

〔清代〕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春日

〔宋代〕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村晚

〔宋代〕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山行

〔唐代〕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